跟20年前相比,如今的犯罪活动,已经很不一样了。
如传统赌场遭到警方严厉打击,不少犯罪分子将这一非法活动转移到网上,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司法力量的惩戒;视频监控也有了“抗药性”,入室盗窃犯、街头犯罪分子都知道作案时要避开摄像头;洗钱团伙通过几百个账户成千上万次操作,转移巨量非法资金,在他们想来,警方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调查如此繁复的金融账目……
诸如此类的案例屡见不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既给人们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滋生出各种新的犯罪形态。
但摄像头没拍到,未必就破不了案;洗钱团伙的一切操作,在大数据工具的分析下也无所遁形;一系列高效的数据挖掘方法,实现了人员画像、案件集成、轨迹融合、关系拓展等智能分析,大幅提升对犯罪的预警预防能力。
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的广东,在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机器人执勤、人脸识别、大数据、警务云……当前,广东正在推进一场全新的科技革命——智慧新警务战略。警企强强联合,开发科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黑土地”,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黑科技”新动能,让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站上“云端”。
A偷盗现场无监控
警方追踪有妙招
阳春三月的一天晚上,茂名电白还是春寒料峭。阿清回到宿舍楼,用自己的钥匙竟然打不开门,原来门被反锁了。
有贼!她的脑海里即刻闪过一个念头,随即呼来邻居朋友,找来开锁匠,想来个瓮中捉鳖。门被破开之后,屋里却空无一人,走廊亮着灯,几根金条凌乱地散放在地板上,一片狼藉。
糟糕,宿舍被盗了!看到那个被拆开的袋子,阿清心里咯噔一下,那是一个做生意的亲戚临时寄放在她这里的,还上了锁。阿清匆匆跟财物的主人通了电话,粗粗清点了一下,被盗走的除了现金,还有一些名贵的首饰,大大小小加起来,大概有90万元。
入室盗窃案发现场并没有视频监控,线索一时难以拓展。“破案就像走迷宫,A路线走不通,就要改走B路线。”负责侦办该案的茂名市公安局大数据情报中心视频侦查大队负责人柯警官告诉记者,案件侦查遇到瓶颈,就要迅速转变思路寻求突破。
结合现勘已知条件加强综合分析,大数据情报中心决定以案发现场为中心扩大侦查范围,对海量视频进行筛查和时间校对。
视频中,一束手电筒灯光引起了办案民警的注意。漆黑的夜色中,这束灯光扫射着道路两边的建筑物,像是在寻找什么对象。根据这束灯光,民警循线追查,发现案发前曾有一名可疑男子在附近徘徊,继续沿线追踪,排查出两名驾驶摩托车的男子行车轨迹异常。在获取了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和车辆特征之后,很快就甄别还原出一辆粤K牌号的车辆。
车和人,是破案中的两大关键要素。民警在移动警务终端上进行人像比对,很快就发现了两名有盗窃前科的男子蔡某和黄某。顺着他们的时间轨迹往前推,发现在两天前发生的另外一宗入室盗窃案,也是这两名男子所为。
几天之后,蔡某落网,警方在其女友处缴获价值60多万元的赃款赃物。而另一名嫌疑人黄某,此时已通过云南逃至缅甸。但没过多久,他也被警方抓回了国内。
这宗案件的成功侦办,让柯警官这位干了26年的老刑警感触很深:“过去靠一些传统侦查手段,就能轻松抓到‘老鼠’。现在因为‘老鼠’变狡猾了,你要比他更聪明才行。”
在“智慧警务”建设上,以视频监控为例,近年来,广东已建成视频监控点超过300万个。依靠这张“天网”,各类违法犯罪纷纷现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广东全省利用视频监控技术累计破获各类案件40多万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多万名。
高压震慑之下,一些不法分子也学会了周旋,还动起了歪脑筋。比如,在一些作案现场,办案民警曾发现监控探头被屏蔽、甚至遭破坏的现象;一些犯罪分子在银行机前取款,会故意遮挡面孔,避开摄像头的拍摄。但是,他们可以在作案时规避监控,却不能在所有时间、所有地方都避开监控。警方通过大数据工具分析海量视频后,最终还是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