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衣袂飘飘、掌声阵阵,随着优雅的古典音乐翩翩起舞,她们难道是古色古香的黄埔古村里落入的小仙子?
5月21日上午,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共青团广州市海珠区委员会、少先队广州市海珠区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非遗梦2022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非遗传承与课程实践科普基地举行,汉服爱好者身着古典华丽的汉服相聚于此,一场古与今的对话,一席礼与乐的盛宴,由此拉开了精彩的帷幕。
非遗传承与课程实践科普基地是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科普基地、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广州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本次活动专门邀请了广汉会进行汉服文化展演,通过《礼仪之邦》《汉服汉礼》《象王行》《清平乐》等精彩节目充分展示了华夏服饰和礼仪文化之美,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拍照。
在非遗科普游园活动中,设置了古法造纸DIY包的各种创意玩法,让市民朋友们体验造纸的乐趣。为了让古法造纸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非遗梦自主研发的古法造纸DIY包,以崭新的方式和面貌呈现,让更多人了解古法造纸。非遗只有让更多人看到,才能被关注、被热爱,让非遗走进千万家门,融入百姓生活,绽放新的活力和光彩。此外还设置了投壶、毽子、空竹等传统游戏供市民朋友玩耍。
除了有趣的非遗科普游园活动,还开展了古法造纸体验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通过撕纸浆、搅拌、抄纸、押花等工序,一幅以纸为媒、花为笔的非遗艺术作品就诞生了。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与课程实践科普基地作为海珠区教育局、海珠区团委、海珠区少工委首批命名创建的海珠区传统文化类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正式揭牌成立。未来基地将进一步加强与海珠区辖内各中小学少工委的结对共建。
本次公益活动将持续至5月28日,在此期间非遗传承与课程实践科普基地还将举办古法造纸、染纸、活字印刷、木版年画等系列非遗体验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