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下午,在广州沙面岛的文物建筑里,一场音乐会正在上演,场内聆听的观众,场外源源不断偶遇驻足的市民,成了一道冬日的风景。
2022年12月起,遇见·拾翠洲——沙面文化月系列主题活动在广州荔湾沙面启动。活动以沙面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文学等形式,利用历史建筑设立博物馆、陈列馆、艺术空间、茶社等场所,让市民群众走进老建筑,通过艺术“打开”沙面历史文化的面纱。
为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延续沙面文化月品牌,沙面文化月系列主题活动将延续至农历新年期间。在新春佳节,来到沙面,将可以感受沙面独特历史文化与当代艺术元素的碰撞。
音乐遇上古建筑 艺术家为沙面带来音符之旅
位于沙面一街3号的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旧址,被誉为“沙面第一楼”。经过几年的保护性修缮后,再度向市民打开大门。1月8日下午,青年作曲家、即兴演奏家、爵士钢琴家常乐,在这里带来以钢琴为主角的重奏与独奏音乐会。一曲《拾翠印象》拉开了音乐会的帷幕。作品是常乐为本次“沙面文化月”专门创作,灵感源自他对旧称为“拾翠洲”的沙面岛的美丽印象。常乐携手广州交响乐团低音提琴演奏家孟梁以及来自广州青少年交响乐团的少年乐手共同演绎。
连场高质量音乐艺术分享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音乐爱好者来到沙面。曾经旅居欧洲的紫苏表示,在历史建筑里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相比起坐在现代的音乐厅,更容易共情投入。
新春遇上交响音 广交为沙面送上“新年音乐会”
活动上,荔湾区与广州交响乐团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双方携手合作,授权沙面岛使用广州交响乐团音乐会实况录音作为岛内公共广播音乐,让市民在沙面近距离与高雅艺术“亲密互动”。活动主要支持方的华润置地广州公司也与广州交响乐团进行合作备忘录的签订交换,将在“老城市 新活力”的文化发展战略引领下,共同推进更多的高雅艺术进入社区。
本次沙面与广交合力打造的“新春沙面交响音乐季”,将精心挑选十余首广州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名作播放。其中《珠江序曲》对沙面而言,有着独特的意义——其作者、蜚声国际的作曲家陈怡女士生于广州、自幼住在沙面岛。而描画广州这个千年商都多姿多彩的《都会》,则由获得“格莱美最佳当代古典作曲家”提名的首位华人作曲家周天创作。
荔湾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延续沙面文化月系列活动品牌,沙面文化艺术活动将延续至新春期间。“届时,活动将走出户外,在沙面街心花园举办双钢琴音乐会,书法家们也将即席挥毫送挥春。”
文化遇上拾翠洲 大咖达人为沙面增添新气息
沙面文化月期间,集中举办了多场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包括著名学者、作家、阅读推广人、手绘画家以及本土文创团队齐聚沙面,从地域文化、建筑文化以及城市生活等角度,开启一扇读懂广州文化的时光之门。
在“烟火广州 至味人间”分享会暨画展上,中山大学黄天骥教授以岭南文化独特的视角,畅谈了他对广州文化的热爱。
商业遇上文艺范 多元文化为历史建筑注入生气
在沙面大街与沙面二街交界的东南转角处,一幢建造于19世纪末的折中主义风格建筑,修葺一新后变身为多功能艺术空间的咖啡馆。在沙面文化月期间,这里先后举办多场文化艺术活动。
作为咖啡馆的“主人”,来回咖啡负责人表示,在沙面的百年历史建筑中共同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了客人来到沙面岛的体验。“希望在未来,沙面岛上能更多地举办高质量的专家分享与文化活动,在美好风光中还能充分感受到历史文化气息,吸引更多对文化艺术感兴趣的朋友,提升岛上文化休闲生活氛围。”
LIGHTHOUSE灯塔空间主理人方斐表示,沙面岛是历史文化汇聚的宝岛,文化艺术在这里繁华盛放。“这次文化月系列活动非常深入民心,内容形式多元、举办场所风格各异体验丰富,这让一场场小而美的活动能够实现轻松深入的交流,参与者反馈都非常好,希望以后可以持续开展,打造沙面岛真正的文化生态,成为荔湾文化一面旗帜。”
本次沙面文化月期间,已先后举办音乐展演3场,艺术讲座、文学论坛5场以及美食品鉴活动3场,吸引超过百名文化艺术大咖、达人到场分享,赋予艺术新的空间、新的灵感、新的激情。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