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一年来,广东各级法院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依法审结了一大批适用民法典的案件,通过厘清争点、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让一个个案例成为正确贯彻实施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也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为民情怀与法治温暖。
省人大代表、珠海市关爱协会会长崔云香回忆,去年1月,她旁听了珠海香洲法院民法典“第一案”的审理,一名12岁女孩玩蹦床时不慎受伤,最后法院根据民法典“自甘风险”原则判决经营者承担20%的责任,"旁听这个案子庭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法官现场还给各方发了判后寄语,鼓励女孩勇敢成长,同时提醒家长和经营者做好安全防范,这是情法交融的最好体现。"
如何进一步深入推动民法典正确贯彻实施。对此,崔云香有两点建议:
一是加大案例普法宣传力度。一场庭审,就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例正是绝好的普法素材。崔云香了解到去年广东高院组织了“民法典百场庭审直播”,直播的案件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就有效放大“法治公开课”的作用,这样的以案普法直观、易学,填补了群众的法律知识盲区,希望以后法院多组织这样的案例庭审普法。
二是形成贯彻实施民法典合力。让民法典走进人民群众心里、融入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风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如娱乐场所、小区物业等公共区域需各方协同、认真排查各类不安全的隐患,各级各类学校更应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把民法典的宣传教育引入学习法治课堂,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方式,不断夯实民法典实施的群众基础。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 通讯员:林晔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