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松在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加强监管补齐短板引导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下称“《建议》”)中提出,随着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给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带来巨大挑战,需要研究制定一批精准落地的政策,促进我省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谢松在《建议》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前列,规模和发展指数均为全国第一。当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层出不穷,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直播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一些矛盾风险集中显现,需要研究制定一批精准落地的政策,促进我省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他认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信息收集、保存和使用环节出现种种乱象,数据使用亟须受到制约;关键核心数字技术受制于人,数字产业链风险突出;新型基础建设中存在重复投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
因此,他建议加强监管,补齐短板,研究制定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引导我省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建议之一是加强数据信息监管,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对数字化平台的个人信息采集进行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明确数据信息采集利用的标准与条件,细化数据信息收取、保存、使用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完善信息管理、保护的规制路径,通过加强对各类信息化平台的行政监管、行业规制和社会监督,对违法企业和个人进行联合惩戒,持续推动平台积极承担法定注意义务和保障信息安全的责任,化解制约公共数据开放面临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等潜在风险。在金融、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相应规范,确保《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实落细。健全对网络平台的市场公平竞争审查和监管制度制度,避免互联网平台出现垄断行为。加强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处理个人信息达到规定数量的,建立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机制,对于收集掌握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的机构,进行数据出境安全审查。
谢松(左一)
其二是紧盯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核心技术突破,集中攻克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一批关键基础技术和“卡脖子”环节,推动加快自主创新产品推广运用的“迭代”工程,提前布局前沿未来技术,鼓励推出“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揭榜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依托龙头企业、行业组织等建立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清单,按照“一链一平台”建立产业链共享服务平台,实施清单式、全链条精准服务。发挥深圳龙岗等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集群优势,出台财政、税收、金融、社保等领域的结构化支持政策。
其三是突出全省总体布局观念,加强数字经济产业的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全省一盘棋的纵深优势,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编制区域产业布局引导目录,根据产业发展态势和产业发展工作需要,定期对区域产业布局引导目录进行修订。实施数字经济重大项目落地省级会商预审制度,协同开展产业成链、集群招商,避免产业发展同质化。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推动生产要素向战略位置突出、产业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集聚,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关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通讯员:关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