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弦歌教育学会、广东省声乐学会主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归去来兮·古诗词吟唱音乐会”将于5月30日晚7:30,线上平台直播与观众见面。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在中国灿烂的文化史中,诗词与音乐相伴而生的,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等,它们既是文学的存世佳作,又是音乐的经典作品。音乐会为听众献演11首中国古诗词吟唱作品,其中既包括南宋姜夔传谱的古曲《杏花天影》,也有取自明代于琰谱作的魏晋名家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还有现代作曲家赵季平、王建中、黎英海等创作的《幽兰操》《如梦令》《春晓》等等,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古诗词歌曲演绎中的多样化态势。音乐会作品凝结的是诗人、音乐家和表演者的情感与思想的叠加,由青年作曲家李泳良、沈梦吟进行重新配器,选择古琴、笛箫、古筝、钢琴、大提琴配乐,女中音歌唱家苏玲芬吟唱,“中西合璧,古韵今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您带来中国古诗词全新的文化体验。
苏玲芬副教授从事声乐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多年,教学经验与学科研究积累丰厚,出版专著《声乐演唱基础与二度创作解读》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致力于推广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主讲的广东省一流课程《古诗词吟唱与鉴赏》被评省级优秀课程一等奖,部分专题被“学习强国”平台多次录用,并向全国观众展播,受到广泛关注。
本次音乐会也是苏玲芬副教授学术研究成果和艺术实践的一次新尝试。她认为,中国古诗词文化蕴含着丰富音乐渊源,诗文中的韵律有严格的要求,吟唱古诗词时注重意境的“和、静、轻、远”,音色的“沉稳、悠远、内敛、饱满”,需依字行腔、把握平长仄短,精雕细琢、字斟句酌,以情感人,在润物无声中,增强观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魏晋名士的田园山水精神,诗经里美好的理想爱情婚姻,唐诗宋词中的感动与情思,皆融于诗歌之中。我们在音乐、文学和哲学的吟唱作品中完成了读史、鉴今、明理、思贤,回归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
直播链接:哔哩哔哩国风雅韵工作室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