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3月24日,“全球智造生态峰会”在佛山樵山文化中心开幕,会议邀请了逾600余位政产学研专家及合作伙伴,围绕制造业加速数智化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产业如何携手共创更加良性的智能制造新生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分享了多领域前沿理论成果、技术产品以及实践案例。
此次峰会聚焦“数智新装备·共创新生态”主题,由佛山市政府指导,工业富联、三龙湾控股主办,佛山南海区人民政府协办,佛山智造谷承办。
中国制造业亟需数字化转型升级
“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你必须拥抱。”上海交大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院长、WEF未来制造委员会主席倪军直言,从2022年看,中国制造业产值已经占全球制造业产值将近30%,但是目前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大挑战,包括出口市场的萎缩和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不足等,所以中国制造业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必须往更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掌握数字化技术的企业和没有掌握数字化技术的企业的鸿沟会越来越宽,而且要注意,进行数字化转型,最需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
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表示,国家数据局的组建,代表着国家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决心。工业富联将以“灯塔工厂”为基础,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 、北京大学教授何志毅带来《机遇与挑战,全球格局下的中国数字产业》主题分享。何志毅表示,近5年来,他和研究团队对全球5万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尤其是以产业的角度用全球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经济的基础是产业,产业的支撑是领军企业,每一个产业如果只有宏观数据堆积的话还不是优质的,必须有领军企业。中国目前还没有参与到全球各类标准的制定中去,尤其是产业政策、产业规划、产业评价的标准,希望中国学者能在全球更多发出中国声音。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面临巨大变局
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林雪萍以《中国制造的灯塔之路》为主题进行分享,在她看来,中国供应链面临一个大的变局,从原来单一供应链为秩序,走向混合的供应链,但是企业不要抗拒这种发展趋势,而是要积极“走出去”,积极应对国际化的新挑战,希望能够融合到全球供应链中。
工业富联CEO郑弘孟介绍,2022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工业富联全年营收首次迈过了5000亿元,达5118亿元。今年1月,工业富联深圳观澜工厂成功入选WEF“灯塔工厂”名录,工业富联参与打造的“灯塔工厂”数量增至6座。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速,营造更加良性的智能制造新生态,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会上,“灯塔领航者计划”签约仪式举行。早在2021年工业富联就发布了“灯塔领航者计划”,将在5年内助力10家领军型企业建设世界级灯塔工厂转型标杆,助力100家领导型企业实现完整的数字化转型,为1000家制造企业导入数字化技术应用,为5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产业与技术平台服务。
四大主题展区展示前沿科技产品
峰会还设置了半导体智造、柔性生产系统、数字化智造等分论坛,并开设了动态互动装备、自动化暨机器人、半导体智造以及数字化智造四大主题展区,聚集30家生态伙伴现场展示一系列智造软硬件前沿产品。
3D力控抛光机器人引来不少人驻足观摩。“通过搭配压力传感器,机械手会根据力度反馈来不断进行调节,完成平面等复杂产品外形的结构的抛光。”展品负责人表示,该机械手在完成抛光工作的同时还可以负责取放料及产品CG/BG翻面,实现机器完全取代人工,进一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另一边,一台双臂机器人正在通过力控抓夹进行加工操作,将一根直径不到一厘米的螺丝钉精准地放置在凹槽中。据介绍,该设备是一台高度集成移动平台、机器视觉及独特双臂七轴控制机器人,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05毫米,其力控电缸抓夹还能对软性及易碎材质物品进行恒力夹取。
作为互联网技术主战场的制造业,其生产装配到物流运输等环节均已被数字化渗透。其中,仓储物流正在向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集约化转变。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