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据初步测算,中秋国庆假期首日(9月29日),广东纳入监测的150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168万人次,同比增长62.6%(以下均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2.25%;全省4A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47.8万人次,同比增长39.9%;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共接待游客47.5万人次,同比增长100.9%,较2019年增长3.2%;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接待游客16.7万人次,同比增长65.6%,较2019年增长1.8%;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25.0万人次,同比增长28.3%;纳入监测的75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27.4万人次,同比增长29.5%。
假期里,省文旅厅高度重视假期文旅工作开展和安全防范工作,印发假日工作总体方案和专项通知,督促各地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认真细致做好假日安全防范等各项工作,严防涉文旅安全事件。
做好假日文旅安全防范与监管
假期里,省文旅厅强化旅游安全宣传,通过官网、公众号等媒体发布旅游安全出行提示,通过移动短信平台面向全省各类文旅单位发送安全生产提醒服务信息3万多条,向全省各地市、省旅行社行业协会发布香港澳门“中秋国庆”假期旅游提示。
强化风险预测预警。依托大数据平台对景区客流进行预测并重点绘制了5A级旅游景区接待量预测表。对游客关注度高、预订量大的广州、深圳、佛山、惠州等地5A级景区,进行旅游景区流量管理提示,督促各地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指导景区做好流量管控,适时疏导客流。
强化假日安全防范。根据节前《关于印发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日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日市场工作通知》等文件,聚焦水上交通、旅游包车、游乐设施、团队旅游、消防安全、演出活动等重点领域,督促各地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统筹做好假日期间的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市场管理工作。
同时,还落实强降雨防范措施,突出游乐设施监管,强化统一安全监管等,省文旅厅通过省级文旅一体化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全省200多家4A级以上景区和4000多家网吧的近1万路监控视频的实时查看,做到全省文旅监测预警“一张图”、指挥协同“一体化”、应急联动“一键通”,通过监测,做好突发事件的事前分析预警、事中应对处置、事后总结反馈。
省内各地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假期广东游的热度持续升温。假期首日,广东文化和旅游系统积极推出文旅消费惠民举措,打造优质的线上线下假日文化和旅游产品,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
省文化馆举办节庆“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打造《摄影公社·拍出岭南好风光》系列慕课,开设“在粤”系列活动之“影偶奇缘”岭南影偶艺术专题展。广州市假期首日在剧院上演的《红鬃烈马》《同学会不会》《丽塔》《匹诺曹历险记》等剧目受到观众热捧,文化旅游市场接待游客数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北京路、永庆坊、白云山、长隆旅游度假区、广州动物园、莲花山、广州塔等景区接待游客情况呈现火爆状态。
清远市旅游产品丰富多元,清新温矿泉旅游度假区(河中温泉)、古龙峡原生态旅游区、玄真古洞生态旅游度假区、太和古洞风景区、笔架山旅游区、清泉湾生态旅游度假区等A级景区继续受到游客的热捧。
珠海市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依旧最受游客喜爱,全新的长隆宇宙飞船项目拥有7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吸引众多的游客前往打卡。9月28日晚“共此一桥明月”2023珠海中秋晚会浓情上演,集结众多珠港澳表演艺术家,为大家呈现一场唯美浪漫的文艺盛宴。
长隆宇宙飞船
阳江市举办2023阳江市庆中秋贺国庆文艺晚会暨艺术花会优秀节目展演活动、非遗小集市、阳江传统风筝手工制作等活动,A级景区景点推出一系列惠民优惠政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陵岛大角湾、阳春市凌霄岩景区、春湾景区、崆峒风景区推出全票8折优惠。
江门市各文化场所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举办侨批灯谜竞猜活动,美术馆开放1869—2019华侨华人美术历史文献展览,图书馆举办“追月诗歌朗诵会”,演艺中心举办“江门圩日·江海故事”水岸音乐汇,启明里和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举办启明灯谜·漫游长堤citywalk活动。
云浮市组织2023年职工文艺汇演活动,举办贺中秋迎国庆群众文艺展演活动和东西街开业季文旅系列活动,乡村休闲游、红色游、森林生态游等受到市民和游客青睐。云溪谷、悦天下旅游度假区、翔顺金水台温泉特色小镇、天露山旅游度假区、禅域小镇旅游度假区、象窝山生态园等精彩不断、热度渐涨。
省文旅厅表示,假期里将加强假日值班值守工作,对各地文旅开展情况进行收集汇总,对全省景区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广州长隆、白云山、珠海长隆、华侨城、西樵山、汕头方特、长鹿休博园、南风古灶、锦绣中华民俗村、惠州西湖、南澳岛等游客关注度高、预订量大的景区重点关注,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提醒工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陈薇薇 通讯员 粤文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