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3年可持续建筑环境亚太地区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市民中心新闻发布厅召开。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产耀东,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宋延,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余璟,深圳市龙岗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谷更军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可持续建筑环境亚太地区会议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新闻发布会。
2023年可持续建筑环境亚太地区会议是“可持续建筑环境系列会议”首次授权举办的亚太地区会议,也是深圳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一场重磅活动,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龙岗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主题为“发展绿色建筑创建净零地球”。
发布“深圳倡议”实现会议碳中和
产耀东介绍说,本次会议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四个突出”:一是突出会议主题。筹委会秉承“国际范·中国魂·深圳风”定位和“共商、共享、共建”原则,紧扣会议主题,聚焦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着力打造一场国际化、产业化、专业化的亚太地区可持续建筑环境盛会。
本次会议将是一场高标准、高水平的绿色低碳学术会议,也将是一场以实际行动践行的“零碳会议”,通过购买碳配额、碳信用或通过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会议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会议碳中和目标。二是突出国际视野。“可持续建筑环境系列会议”由国际可持续建筑环境促进会、国际建筑研究与创新理事会、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4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自2000年开始举办,被视为现今可持续建筑及建造业界中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
本次会议得到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以及英国、德国、瑞士等全球30多个国家政府机构和组织的大力支持,收录了130余篇高水平论文。设有1个主论坛、15个分论坛以及3个跨国跨地区平行会议。三是突出中国特色。2020年首次提出中国“3060”双碳目标,低碳化、零碳排放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标志。本次会议将按照新时代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持续提升建筑节能水平、不断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加强科技创新为目标,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四是突出深圳特点。
将以深圳范式举办一场“可持续绿色低碳城市作品展”,精心策划“1+N”考察路线,1是指以城市为展场,N是指“建筑古韵之旅”“绿色生态之星”“品质深圳之巅”“城市生息之行”“山海连城之约”“丈量城市之美”等考察路线,向世界展示深圳风貌、绿色发展,凸显深圳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
深圳市入选全球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落户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福田区纳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余璟介绍说,深圳系统推进“双碳”工作全过程,以先行示范标准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智慧化、精细化超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一是推动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指引,系统构筑双碳“1+N”政策体系。二是引领清洁高效能源系统智能化发展,打造数字能源先锋城市。三是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打造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四是高位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圳典范。
截至目前,深圳绿色建筑总规模已超过1.8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密度全国第一,重点区域新建建筑中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已达到80%,率先形成高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聚集区,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稳居中国各大城市最前列。在推动交流合作方面,深圳一方面积极促进标准体系国际化融合发展,通过国际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和健康、宜居标准认证,推动项目全面融入世界绿色城市阵营。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发起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并举办两届联盟大会,承办2019年可持续建筑环境深圳地区会议,主办本次2023年可持续建筑环境亚太地区会议,并与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