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在文化公园羊城菊会创意小集市上,非遗传承人冯健辉正在向那些好奇的街坊介绍他的铜印。在现代社会,篆刻已经是比较小众的艺术,以铜作印材专心刻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冯健辉说,正是因为少人从事这个,所以才是一个机会。为了更好地向大众推广铜印,也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冯健辉现在除了刻制铜印,还在许多铜制工艺品上也刻上印章,在集市上售卖的也大多是这类产品,真正的精品,他藏在了工作室。
为了进一步领略铜印制作技艺这个非遗项目,记者来到冯健辉位于南华东路的工作室。经过了解,才知道非遗大师和铜印之间的故事。冯健辉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自小爱好书画。那时候收信取款等都要用到私章。由于家里穷,为了省下两毛多的费用,冯健辉决定自己动手。于是在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自学刻印。没想到初次尝试之作居然派上了用场。逐渐地,亲戚朋友也开始找他帮忙刻印。冯健辉说:“这么多年,我至少帮别人刻了1000个印章,分文不收。”冯健辉和铜印结缘始于2000年。那一年,他认识了一位做铜材生意的朋友,开始将篆刻与铜结合起来,钻研起有着悠久历史但传承乏人的铜印技艺。那些年,刻印只是冯健辉的一门业余爱好,他依靠做服装生意来谋生。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外,他将全部身家都拿去购买各种雕刻材料。这种痴迷的程度使冯健辉获得了一个“雕痴”的外号,也让他在多年之后有了收获。2015年,经冯健辉申报,铜印制作技艺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廖雪明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廖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