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即将召开,就大数据杀熟、扫码点餐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市人大代表蒋厚泉建议,要规避“大数据杀熟”,就要确立大数据的国有属性,规范大数据的使用权限;并将存在“大数据杀熟”的商家列入失信名单。
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策划总工蒋厚泉:聚焦“大数据杀熟”和“扫码点餐”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平台都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对消费者带来不便乃至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策划总工蒋厚泉在走访调研发现,在一些外卖平台、旅游服务平台以及电商平台出现了“大数据杀熟”的情况,“扫码点餐”也存在许多弊端。
所谓“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贵出许多,经营者运用大数据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费偏好、习惯,将同一产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消费者,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蒋厚泉针对这一现象,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大数据管理,规避“大数据杀熟”。
“首先应该建议确立大数据的国有属性,规范大数据的使用权限,禁止商家利用大数据获取不当商业利益。”蒋厚泉主张,监管部门应立法立规来监管平台的“大数据杀熟”问题,对依然存在“大数据杀熟”的商家,可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并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此外,他还建议应鼓励“反大数据杀熟”技术的研发,“就像比价软件一样,不仅是单纯地比较价格,而是在用户被杀熟时提醒用户;也可推出反杀熟应用,帮助用户去模拟各种行为,不被杀熟。”
蒋厚泉还谈道,目前“扫码点餐”成为某些餐饮店里唯一的点餐方式,不仅难倒了中老年用户,用户还会收到许多商家的骚扰推送。针对这种情况,他呼吁商家保留传统点餐方式,与“扫码点餐”共存;餐厅的硬件服务设施也要跟上,店内的手机信号以及WIFI的设置能满足正常的“扫码点餐”网速需求。同时他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需出台相关法规条例去规范商家的点餐机制,加强监督和防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王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