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蓬勃发展。购物有电商平台,出行有打车平台,付款有支付平台……平台经济涵盖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娱乐各个领域。“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活力无穷。平台经济快速崛起,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以及增加就业,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成为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可是,随着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弊端开始逐渐显现。电商平台逼迫商家“二选一”,对消费者“大数据杀熟”等乱象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于平台垄断影响公平竞争和损害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的思考。平台企业既是第三方又是有营利冲动的市场主体,如何保证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些新业态新模式在参与主体、经营架构、交易流程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市场交易活动,也给监管带来了新的难题。只有解决目前已开始显现的矛盾和问题,营造创新环境,才能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无规矩不成方圆。政府部门要定好规矩、加强监管。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技术带动的商业模式,很多互联网经济出现的问题,不但在中国是新的,在世界上也是新的。对于这种新商业模式,必须要立好规矩,加强监管,让其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已占半壁江山的平台经济不会野蛮生长,偏离方向。近年来,《电子商务法》《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对于规范平台经济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平台经济具有自由开放共享等特征,决定了平台企业走向世界市场的必然性,我国的平台经济无论规模与活力都居世界前列,如何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当中去,也值得思考。
市场主体要严守规矩、强化责任。有人提出,平台经济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主体是否能够遵守平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这确实有一定道理。事实上,目前平台经济出现的不少问题,都是一些大的平台企业不守规矩,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带来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但平台企业也应充分意识到,其市场优势很大程度上是新模式下其自身具有的自然垄断属性带来的,但这种优势绝不意味着平台企业可以走向垄断。这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越是大的平台,越应该加强自律,遏制逐利冲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大小市场主体都有平等发展、创新出彩的机会。这是平台立身之本,也是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如今,中国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模式,更要抓住机遇,及时补短板,强弱项,更好赋能产业、激活创新,让更多市场主体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广州日报评论员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