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农业可以有多酷?立体蔬果种植工厂、沉浸式太空栽培仓、农业未来生活区……广州市民不必前往乡村,在城市中轴线上,就能近距离观摩现代农业的最新形态。作为广州庆祝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花城农园9月22日在花城广场旁正式启动。在城区最繁华地段利用商业用地打造都市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这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不多见。
体验世界级种植科技
外界常有一种误解,以为现代化都市广州“没有农业”。事实上,广州不仅有着广袤农村,有着发达的都市农业,还把农业生产直接搬到了“城市客厅”。
“花城农园”位于花城广场北端旁,占地20000平方米,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以现代农业为主题的沉浸科普式综合体,以科技农业为导向,运用现代农业的无土、水肥一体化和太空培育技术,建设新型科普体验业态,不仅可让大众在都市现代农园体验世界级的种植科技、瓜果飘香的丰收场景,还成为市民了解农业生态的第二课堂。
跟人们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生产场景不同,广州这次呈现出来的,是打破常规的高精尖技术。农业专家透露,之所以把主要展现内容设置在负二层,就是要剥离阳光、土壤等传统生产要素,用人造光源、无土栽培等技术,打造“外星世界”式的植物工厂。20000平方米的花城农园,集都市菜园、伊甸瓜廊、农业艺术荟、果蔬博物馆、绿享食汇、绿洲严选等多个农业科普和绿色消费业态于一体,以科技农业为导向,打破大众对传统农业的固有印象,展示现代农业的前沿成果,为城市会客厅注入绿色生命力。园内根据不同主题打造8个现代农业场景,把都市建筑变成立体的农业科普空间,为都市群体提供具有科普意义的网红打卡地标建筑。
“水培蔬菜也有菜味”
记者在现场看到,花城农园其中一个最大的区域,是立体蔬果种植工厂。蔬菜小苗长到大约两叶一心状态,可以通过自动化移植机把小苗移栽到栽培板上,再通过机器人运输至拥有国际先机设施栽培模式的立体栽培区。这里通过人造光源和滴灌技术,确保每一个作物得到最适当的营养。而种植出来的蔬果,可供游客在旁边的餐厅直接进食。“没想到水培的蔬菜还有这么浓菜味。”一位前来参观的市民在记者身边说道。
据介绍,花城农园负二层有着一个以太空惊奇场景设置的大型现代农业科普空间,通过引进国内外科技农业前沿种植设备,联动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科研团队,将专业科研成果和现代化生产设备集体化呈现。该科普馆分别设置了沉浸式太空栽培仓等科普场景,展示现代农业技术下蔬果生长管理的新方式,营养价值的新体现、特殊科研农产品的新展示,以及农业与生活的新结合。
花城农园以都市菜篮子为辐射,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严选农物购买商城,线上线下新鲜供应、还可速递到家。从农业基本形态,到工厂式生产,再到衍生出来的各种服务,三次产业在这里完成了一站式融合。
打造全国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正如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王爱民所说,这个项目旨在展现颠覆传统农业高精尖种植模式,用最短的时间在最繁华的地段展现农业的魅力。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广泛存在,城市中央地带农业元素较少。广州在丰收节前夕推出花城农园,填补了城央农业元素的空白。
其实,在花城农园展现的立体种植、鱼菜共生等生产方式,在广州已经逐渐成为常态。在城市中心为农业开辟新的舞台,并不是对久处人们视野之外的农业进行特殊关照,相反,有了科技赋能的农业,在未来拥有改变生活图景的各种可能性。可以一年多次收成的蔬菜、受病虫害影响更少的作物……现代都市农业,也将成为广州市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来源。
“十四五”时期,广州会围绕打造全国全省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和乡村振兴引领地的目标定位,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以服务大都市、辐射大湾区为宗旨,大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优化,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努力构建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空间新格局。
近年来,广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了一批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创意、田园景观、农产品展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业公园,不仅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近郊休闲观光、旅游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都市农业新的增长点。在花城农园开园的同时,由广东省摄影家协会联合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都市里的绿洲——“醉美广州农园”摄影大赛也即将启动报名。此次摄影大赛,将发动广大市民用影像立体呈现广州建设农业公园成果,展现现代都市农业公园的新风采,记录广大市民观光旅游、农耕体验、果蔬采摘的幸福图景,挖掘都市绿洲的别样魅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