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目前,广州市还没有自产的新冠疫苗,供应保障能力偏弱。在产业整体谋划、专业疫苗园区、专业产业化平台、资金支持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疫苗产业落地发展。”
1月24日上午,在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大会发言环节,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黄埔区政协副主席马劲轲建议,充分运用多种新型疫苗技术,做好研发及生产储备,加快推进广州市疫苗产业高质量发展。
马劲轲建议,要加强疫苗产业整体谋划,营造一流的产业要素,建立市区联动机制,成立专业服务部门,积极发挥国资作用。同时,支持黄埔区作为发展疫苗和生物安全产业的试点区域,把发展疫苗及治疗药物产业作为提升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重点工程,力争把广州打造成国内顶尖的疫苗开发中心。
在疫苗产业整体谋划方面,他建议尽快规划建设1-2个成片开发的疫苗及生物安全产业园区,大力引进国内外高质量疫苗研发企业落地生产,加快威斯克疫苗等项目建设及投试产,重点推进疫苗研发及生产。同时,推动成立市一级生物医药发展促进部门或机构,做好生物医药行业企业引进、研发、临床、生产、销售等全链条服务,形成疫苗乃至全生物医药行业专业服务队伍。
目前,黄埔区集聚广州实验室、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钟南山、张伯礼等103名院士和生物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450多人,已形成“两城一岛”高端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具备研发、中试、生产全产业链基础,并已在新冠疫苗和小分子化学药、传统中医药以及生物大分子中和抗体疗法等治疗药物方面建立研发管线和实现产品落地。
通过规划建设高标准疫苗厂房,黄埔区已成功吸引了威斯克重组蛋白疫苗项目、恩宝生物腺病毒疫苗项目、达冕疫苗mRNA疫苗项目进驻,力争实现全省首个重组蛋白在广州落地生产,并填补mRNA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空白。
对此,马劲轲建议广州市将黄埔区作为疫苗和生物安全产业生态培育和建设的试点区域,全力支持黄埔区积极探索出适合全市推广的经验做法,把疫苗产业纳入全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土地空间、建设产业园区和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在营造一流的产业要素方面,马劲轲还建议以创新型疫苗产业化为突破口,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市区协同对新引进、已落户以及本土成长的优质疫苗及生物医药企业给予大力扶持;重点扶持新冠疫苗、狂犬疫苗、流感疫苗等预防用疫苗,新型治疗用肿瘤疫苗以及新冠治疗药物,建立研发、中试、生产全方位一体化的产业平台型企业。同时,发挥广州实验室在疫苗以及生物安全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带动优势,在呼吸健康领域及传染病疫苗方面带动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张姝泓、何涛、龙锟、徐雯雯、张露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韵桦、吴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