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在回复市人大代表《关于控制内环路扬尘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建议》时透露,近年来,荔湾西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但汽车尾气污染排放仍然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计划在内环路高架或高架下方路段开展道路喷雾抑尘试点,持续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近年来,荔湾西村国控点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2021年PM2.5、PM10、二氧化氮、臭氧等浓度分别为28、55、42、175微克/立方米,同比2019年降臭氧略有上升外,其他均明显下降。2022年1-4月,该点位PM2.5、PM10、二氧化氮、臭氧等浓度分别为27、48、39、167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下降30.8%、35.1%、25%、4%。
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结合机动车排气污染精细防治服务项目专题就荔湾西村交通污染进行诊断分析,从总体流量分析来看,荔湾西村片区日均断面车流量以小型客车为主,占比79.59%;货车在所有车流量中占比4.82%,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车流量占比约3.36%。对比重型柴油发动机型式认证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国Ⅲ排放限值为国Ⅵ的12.5倍,估算国Ⅲ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占机动车排放高达25%,为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市生态环境局起草了《关于实施国Ⅲ排放标准柴油货车限制通告交通管理措施通告》,经报市政府同意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此外,市生态环境局还开展了道路喷雾抑尘调研。雾化喷淋是一种新型的降温降尘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对水物理软化处理,利用微孔高压撞击式雾化技术,使水分子在瞬间分裂成亿万个1-10 微米的雾分子,达到气雾状喷洒到空气中能迅速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大小灰尘颗粒,达到降尘,加湿等多重功效,对大型开阔范围的控尘降尘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可减少路面洒水冲洗的次数,进一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部分城市已采取了该做法。
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将督促荔湾区政府采取措施,逐步削减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视情在内环路高架或高架下方路段开展道路喷雾抑尘试点。协调交通、城管、住建等部门进一步督促建设工程切实落实“6个100%”要求,加强余泥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加强道路洒水保洁,积极配合在内环路高架或高架下方路段开展道路喷雾抑尘试点,积极总结试点经验、探索进一步做好内环路的洒水保洁工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