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古树名木多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见证着地方的发展,有着“绿色活化石”之称。你知道吗?在花都区洪秀全故居,就“藏”着4棵有故事的树。
洪秀全故居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大㘵村官禄㘵,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洪秀全故居于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洪秀全故居景区也是国家3A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洪秀全故居景区范围内树木较多,是故居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古树有4棵,分别为心叶榕、洪秀全手植龙眼树、人面子、樟树。这4棵古树伴随着故居度过了上百年的岁月。饱经沧桑的古树体现了一个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
一走进洪秀全故居大门左边,映入眼帘的是一棵128年树龄的樟树。樟树属常绿乔木,全树均有樟脑香气,树木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因全株散发樟树的特有清香气息,故在民间多称其为香樟。
樟树存活期长,可以生长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洪秀全故居大门左边,还生长着一棵144年的人面子树,树干粗壮有力,因果核天然形态酷似人脸故命名人面子。人面子树为漆树科常绿大乔木,自古以来,人面子备受人们喜爱,人面子果可入药,有开胃健脾、醒酒、解毒等功效,也可制作腌果或制成酱。
洪秀全故居里最有故事的非属古井旁边这棵龙眼树不可,花都区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骆凤仪介绍起这棵龙眼树就滔滔不绝。它是洪秀全青少年时期亲手种植的,距今已经有190多年的历史。洪秀全在13岁参加县考试入选以后,为作纪念,在故居的古井旁边种下这棵树,龙眼树伴随着洪秀全一起成长,而这棵树之后的经历也是非常坎坷。
金田起义之后,这棵龙眼树不仅曾经遭到了雷击,还逃过了清军诛九族的残害,最终以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了下来,一直到现在都是枝繁叶茂,而且每年都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该树的形态也是非常奇特,像是一条青龙体态的一棵古树,这在传统的龙眼树当中是非常少见的,是花都少有的“名木”。
洪秀全故居里还有一棵123年的心叶榕树,由于叶子长得像心形,所以叫心叶榕。这棵心叶榕树干粗壮,要3个成年人才能合围。树高10几米,冠幅有几百平方米,远远望去就像一把大伞,非常的壮观。
近几年,花都区博物馆做了大量的工作,不遗余力地加强古树名木保护。采取了白蚁防治、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及改良、施肥复壮、树体输液等养护复壮措施。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古树复壮效果,提高古树整体长势,花都区博物馆加强了日常巡查,对古树名木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养护管理,促进其良好生长。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耿旭静 董业衡 通讯员 花宣 李八一 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