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南沙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明珠湾起步区慧谷西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日前出炉,未来规划沿江建设景观带和海滨路,并与现状建成的海滨路碧道、蕉门公园绿道贯通,届时南沙将打造出一条近20公里的滨水景观带。
推进海岸线生态整治修复
位于南沙新区明珠湾起步区的灵山岛尖,沿江分布的绿植犹如一串“绿翡翠项链”,这其实是灵山岛生态堤工程的一部分。与传统的海岸堤防不同,灵山岛生态堤是由河岸、堤身、绿化带和市政道路共同组成的多级外围生态堤。景观带范围内还建设有儿童公园、水舞广场等多个景观节点,为市民打造出多元化的滨水体验空间。
灵山岛生态堤
南沙区积极推进海岸线生态整治修复工作。整治修复虎门大桥北侧海岸线长度955米,滨海湿地面积44040平方米,通过红树林种植、沙滩修复、堤前绿地整治修复等措施,使得原先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海岸带蜕变成极具海滩风情的滨海公园,成为周边居民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另外,南沙区正加快推进大角山海滨公园生态海堤改造及提升,计划种植红树林4公顷,助力南沙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建设。
城市发展需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滨海新区,不仅有科技的创新,更有文化的传承。以自然为美,彰显海洋文化特色,南沙区正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
打造世界级滨江景观带
日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组织召开慧谷西控规修编成果宣讲会,面向区发改局、建设和交通局、商务局、明珠湾管理局等单位详细解读明珠湾起步区慧谷西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慧谷西控规修编方案规划亮点在于打造一条世界级滨江景观带、一条全线贯通的海滨路、一条快捷且兼顾南北贯通的环市大道、一个通山达海的中部休闲文创功能区、一个注重安全和防洪排涝的竖向体系和一个强调功能混合的国际社区。
慧谷西规划
慧谷西片区位于南沙街西侧,其范围东至明珠湾大桥、三镇大道,北至莞佛高速,南至蕉门水道,西至蕉门河,总用地面积为9.7平方千米。慧谷西片区濒临蕉门水道,未来规划沿江建设景观带和海滨路,并与现状建成的海滨路碧道、蕉门公园绿道贯通,届时南沙将打造出一条近20公里的滨水景观带。
蕉门水道
大涌涌与蕉门水道交汇处规划了滨江广场、文化中心和少年宫,滨江广场还规划了码头。该片区规划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1所和综合医院1处。其中,综合医院选址位于大涌西路与环市大道交界处东侧,与锦珠广场隔路相望。四号线广隆站、大涌站、塘坑站皆分布片区内。方案显示,“地铁上盖物业”大多以发展商贸业为主——大涌地铁站和塘坑地铁站出口处规划为商业和商务用地;广隆地铁站出口处规划为商务用地。值得一提的是,方案保留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塘坑村内的文物古迹。
为了营造统一的街道界面、预留规划弹性,方案在建筑退距、预留配额指标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