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教育局新闻发言人陈学明表示,全市中小学(高三除外)暂不恢复线下教学,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幼儿园暂缓返园。高三年级有住宿条件的,在校实施全封闭教育教学。谈到作出这一“艰难决策”的缘由时,陈学明表示,我们坚持,最大的确定性应该给孩子,最小的风险应该给孩子,最优的防护应该给孩子。这些暖心话语,迅速在全市家长圈、市民圈刷屏。(12月3日广州日报客户端)
“最大的确定性应该给孩子,最小的风险应该给孩子,最优的防护应该给孩子”。这“三个最”正是呼应了学生家庭的最大关切。连日来,广州本轮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相关工作也在井然有序中展开。当城市烟火再度涌入广州阡陌,学生返校自然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关注。然而,当前广州市疫情仍呈现聚集性与点状散发并存的态势,社会面散发个案持续出现,本地社区传播和外地输入风险交织叠加。面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校园生活的人员密集性、未成年学生较低的免疫力……各种风险叠加,最不该承受的就是孩子。暂缓返校,对有关部门、学校和家长均带来不小的压力,但却是给孩子最大的负责与保护。
对于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来说,守护孩子就是他们共同的目标。因此,广州市教育局“三个最”的发布,更是站在同理心的角度,道出了学生家庭的心声。对孩子负责,就是对家庭守护。对于家庭来说,孩子的事往往是最大关切,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来说,孩子更是未来与希望。无论是核酸检测时让学生优先,或是邻里对线上体育课噪音的理解,疫情防控期间,公众都在最大限度地为这些接班人提供着善意。“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暂缓返校,是有关部门从稳妥的角度出发,给孩子们最大的确定。希望各位家长在理解之余,与学校、社会站在同一目标上,齐心协力、携手并进,为孩子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
(广州日报评论员 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