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开展多轮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行动,取得积极进展。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写材料、跑会议、搞评审、忙接待等非科研工作仍耗费科研人员过多精力,令其啧有烦言。
一直以来,非科研任务负担重、压力大是困扰科研人员的一大难题。笔者对此也深有体会。学生时代因为种种原因,我也接触过一些相关工作。就以课题项目报销为例,一本财务报销指引厚达上百页,光要搞清楚这些细则就得杀死不少脑细胞。更令人头大的是报销流程,不仅要费心费力收集大堆票据、找出支付记录,还要挨个找项目负责人、负责行政的副院长以及学院院长签字盖章,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就会碰“钉子”,琐碎的财务细节、漫长的审批流程别提多折腾人了。
这还只是繁杂事务中的冰山一角,科研以外的不必要负担还有不少。申报基金项目、检查考核过五关斩六将,需要填写的材料五花八门,重复填表、四处盖章是家常便饭;为了维护学术人脉,有时还得主动或被动参加某些低质量、同质化的学术研讨会;在一些本应专注于高精尖科研的重点实验室,部分科研人员的精力被接待、参观等事务占用……可以想见,要是科研工作者整天都围着这些事打转,能不能搞出实质性研究成果不好说,倒是有可能“培养”出几个财务专家、交际高手。长此以往,恐怕也会影响学术环境、学术氛围乃至科技创新活动。
不必讳言,当下一些科研工作者所承担的非本职工作太多、受繁杂事务束缚太多等问题,非一日之寒。要看到此类问题有顽固性。据笔者所知,当下有些高校会为教师和研究员配备学生助理,这些学生助理除了辅助日常教学之外,还会帮助处理一些行政“杂务”。类似举措固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终究不是治本之策。事实上,短视的考核标准、内部体制机制的惯性、管理的僵化,才是减负难减下去的根源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下扫除杂项枝蔓的关键是要深化体制机制、人才评价体系改革。通过推进去行政化工作,建立更加多元、包容的学术评价体系,在业绩考评、职级晋升、薪酬评定等方面减少“花架子”“虚把式”,把科研人员从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填不完的表格和审批中解放出来。
广州日报评论员 付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