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作为广州市中心城区,
具有高人口密度,高经济密度,
服务业职能突出的典型特点。
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
越秀区正在绘就一幅
战“疫”和发展双赢的“春意图”。
3月3日起,广州市直机关的68个单位派出378名党员、干部投身越秀区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一线。目前已过去一周,他们的工作进展如何?小编从前方发来报道!
市政协
3月3日一早,市政协办公厅的4名党员参加完动员会,就迅速分两批赶到东山街、白云街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整体情况和支援工作要求。
四人逐一上门走访企业逾百家,派发防疫工作宣传手册,指导督促企业填报复工情况以及人员健康状况、落实防疫工作措施,征集复工遇到的困难和意见建议。
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和意见,特别是“越企康”信息系统的企业信息更新较慢、存在重复填报和漏填漏报等问题,四人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讨论,积极向上级反映,力争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尽快减轻企业负担。针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情况,四人积极搜集购买渠道,并组织爱心人员分别捐赠给两个社区各100个口罩。此外,还积极通过微信,主动联系尚未复工的企业,介绍复工政策和防疫要求,推动未复工企业加快复工进度。
目前,二沙岛社区114家企业已复工94家,15家“四上”企业、3栋重点商务楼宇全部复工。五羊北社区623家企业超7成复工,48家“四上”企业、3家酒店全部复工。
市纪委监委
3月3日,市纪委监委派出的3名同志随督导组前往珠光、农林街道了解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深入社区、市场实地查看防疫卡点和复工摊位。
3月4日,针对前期摸查发现的相关问题,督导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农林街道防疫一线,暗访社区、超市等地疫情防控工作。暗访结束后,督导组联合越秀区纪委督导组对重点楼宇、企业开展检查。在辖区派出所,督导组听取了该所在警员力量调配、防疫工作安排、防疫期间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询问了防疫物资的配备情况,对夜间社区防控提出了相关建议。
3月5日,督导组到珠光街珠光市场了解个体工商户复工情况,部分商户表示目前口罩等防疫物资仍然不足,难以满足所有人员复工要求。在辖区重点楼宇江湾大厦,督导组听取了广州国盈医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汇报,该公司在自身医药物资并不充足的情况下优先支援街道,在辖区防疫工作紧急时期雪中送炭。
3月6日,督导组再次来到农林街道,对前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并对街道防疫物资管理进行了检查。在检查街道湖北籍人员管理台账时,督导组采取随机电话抽查的方式,核实了相关人员来穗情况,确保“重点对象”管理清晰、不漏一人。针对部分企业联系电话不通无法核实的情况,督查组建议将工作重点从“核查已复工企业”转为“落实未复工企业”,争取将不复工企业数据降到最低。
市委宣传部
市委宣传部3名同志第一时间赴洪桥街道参加培训和受领任务,与越秀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北园社区的同志组成5人工作小组,对北园社区内个体商户、企业和楼宇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核查。
队员结合社区工作人员前期掌握的情况和实际走访,迅速调整工作策略,梳理出工作盲区。针对区域内商务楼宇的涉外企业一般在下午开始办公营业,工作组采取上午走访个体商户、下午走访写字楼的形式,高效利用时间。队员们在走访中既核查复工企业的防疫情况,又了解存在的实际问题,每日开展工作交流总结,为下一步制定更有效的措施打下基础。
在走访和调研过程中,工作组同时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和复工帮扶政策宣导,进行消防检查和人员排查等。经过近一周时间的走访和调研,初步完成对肇庆大厦、北秀大厦、怡东大厦等4座写字楼宇、近30家小北路沿线商铺和20多家企业的走访任务。
在走访银记肠粉店小北分店时,队员发现该店为保证市民的餐饮需求一直营业,但目前存在客流少、成本高、资金压力大、部分员工未全面返岗等困难。工作组对店员就最新的税收、社保缴纳优惠政策等进行了宣讲。
市直机关工委
3月3日,市直机关工委6名同志参加越秀区督导工作会议后,迅速兵分两路到梅花街、黄花岗街、矿泉街和登峰街开展具体督导工作,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查看、走访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经了解,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为:
一是防疫物资短缺。目前口罩、红外测温仪等重要防疫物资供应仍处于紧缺状态,直接限制了复工进度。
二是人员比较缺乏。不少企业的员工、市场的客户因管控无法返穗,有的因居家隔离无法上班。
三是政策指引不够明晰。国家和省、市出台了员工社保减免、减免租金、金融优惠等惠企政策,但在具体执行落实上不够明晰。
四是企业经营存在诸多困难。有的受防疫影响不能营业,有的由于上游开工不足造成“无米下炊”,有的因客流不足暂停停业。
下一步,督导组将根据收集到的街道和辖区机关、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市直与区、街的沟通桥梁和联系渠道,提出意见建议和有效解决办法。
市民政局
市民政局选派5名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支援越秀区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深入5个社区、962家个体户、838家企业、15幢楼宇。
督导组以驻点珠光街辖区内的写字楼、废品回收点、物流公司为重点对象,对上述企业进行全方位检查指导。在走访中发现个体户堂食开放标准不明确等问题,立即联系物业公司和企业负责人,监督企业负责人、物业主管马上加强防控整改,同时建议企业采取设置快递快餐存取点、设立单独的隔离室、建立联防联控应急预案等防控措施,确保企业疫情防护措施“不打折扣”。
督导组每日电话询问未复工企业情况和存在困难,及时掌握反映企业疫情防护物资、用工、复工优惠政策等需求,协助对接越秀区应急指挥部、人社局等部门,搭建务工人员与企业用工需求桥梁。通过派发和张贴宣传资料、现场政策讲解等多种方式,及时将市、区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和企业复工复产各项规定,及时传达至企业负责人、个体户主,使其做到“心中有数”。
联合社区医护人员、居委干部对企业人员讲解科学应对疫情防护措施,对有心理健康需求的企业员工,及时联系社区社会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和防疫措施引导,有效缓解企业人员面对疫情的恐慌情绪,让企业员工复工复产时做到“心中不慌”。
市国家档案馆
市国家档案馆选派5名党员干部对口支援梅花村街道,会同区法院和街道的同志,重点对等6个社区和7栋楼宇大厦的1000多家企业开展疫情防护检查督导。
采取逐栋逐门逐户上门走访检查的形式,对企业开展地毯式清查摸底,对搬走、空挂、注销等“僵尸企业”,及时从企业目录中移除,准确掌握企业复工复产真实信息,为下步分类检查督导防疫工作做好准备。
主动向300多家未复工复产企业打电话了解相关情况,介绍提前复工复产的优惠政策,耐心解答提出的问题,打消企业顾虑,经主动沟通,明确表示愿意马上复工复产的企业有20多家。针对个别企业提出防疫物资不足、防护不到位等情况,梳理汇总相关问题向街道反映,争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明确复工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要求严格落实使用“越企康”登记人员信息,制定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做好返岗人员名册登记、健康监测和动态管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严格落实防疫防控措施,督导企业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松懈思想,推动防疫措施落地落实落细。
市审计局
市审计局的2名党员与建设街相关人员组成3人小分队,授领辖区内266家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服务工作。
小分队把登门走访和电话问询相结合,顶着寒风细雨连续4天共接触124家企业和5座写字楼,核查了“越企康”申报、人员流动、防疫物资设施配备和防疫措施落实等情况;宣传最新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租金降低、稳岗政府补贴等帮扶政策,鼓励企业复工复产,增强疫情防控、恢复经济的信心。
小分队了解到部分企业测温枪、口罩缺口大,防控措施难执行;企业近期填报各类信息要求较多,思想上存有抵触情绪等现状,迅速将问题逐一梳理上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以上只是市直机关党员
投身越秀区企业疫情防控
和复工复产工作的一个缩影。
连日来,378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
哪里漏洞明显就去哪里督,
哪里情况危急就去哪里导,
确保督查工作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底。
来源:穗直信综合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彭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