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全完善基层环境监管责任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越秀区稳步推进街道环保员队伍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区18个街道均组建了环保员队伍,为助力推动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作出了贡献。今年1-10月,全区PM2.5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9%,降幅全市排名第一;PM10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8%,降幅全市排名第二。
强化街道环保员管理,落实队伍建设责任、人员、资金、装备“四到位”,推行环保巡查业务用章、外勤工装、检查文书“三统一”。建立落实工地扬尘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在街道环保员队伍中推广使用扬尘监管APP,做到每周必巡、每巡必报,督促辖内建设工程全面落实“6个100%”要求。截至10月,各街道环保员共检查在建工地1635间次、非移动道路机械1188辆次,并将未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工地呈报区环保办定期通报,将使用持续冒黑烟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的行为报区生态环境分局立案查处。
坚持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街道环保员队伍,加强全区统筹调度,根据工作需要组成重点工作专班,集中解决区域性环境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每年秋冬季节臭氧及细微颗粒物污染多发势头,安排各街道环保员骨干加入全区臭氧污染控制工作专班,重点摸查加油站、施工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机动车维修企业、柴油车用车大户、印刷厂、机团单位饭堂等大气污染源,做到发现污染立即处置、发现超标立即处罚。截至10月,专班共检查涉气污染源单位2433家次,发出现场整改意见书/监督意见书90份,并督促整改到位。
印发实施《越秀区关于全面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推进落实街道首接承办群众环境诉求工作机制,由街道环保员队伍负责辖街内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和环境诉求纠纷的调解。截至10月,各街道环保员协助调处环境诉求案件979宗,占全区环境诉求案件39.1%,力争环境诉求问题不出街道,防范环境诉求问题蔓延、扩散,不断提升辖区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娟 通讯员 穗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