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决定》(简称《决定》),要求餐饮经营者明示餐饮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并鼓励餐厅推“半份菜”“儿童餐”,学校优选供餐者以满足师生个性化就餐需求。
处罚标准由各市自行订立
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永康说,广东是餐饮大省,改革开放之初就以“剩菜打包”文化领全国餐饮节约风气之先。
与此同时,省内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餐饮浪费问题还比较突出。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一些人情宴请、婚丧嫁娶、公务商务消费、公共食堂餐饮浪费仍比较严重。其中,大型餐馆宴请聚会类型的平均浪费率高达38%,学生盒饭有三分之一被扔掉。省消委会节约餐饮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因请客不好意思打包占比48%,有42%餐饮经营单位未采取落实餐饮节约的措施,有70%餐厅服务员未主动提醒顾客根据菜品份量合理点餐。
针对上述突出问题和现象,《决定》都作出了相应规定,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机制上升为法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决定》共16条,从总体要求、工作机制、社会共治、餐饮经营者责任、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责任、个人和家庭责任、单位食堂用餐治理、学校食堂用餐治理、公务用餐治理、旅游用餐治理、网络吃播治理、临近保质期食品处理、餐厨废弃物处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陈永康表示,考虑到省内粤东西北、珠三角等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民俗风情各异,法律责任仅作原则性、指引性规定,并未明确具体处罚标准和幅度,而是交由各市作出具体规定。
餐厅配公筷公勺和提供打包服务
目前全省持证餐饮服务单位97.97万家。《决定》要求餐饮经营者配备公筷公勺和提供打包服务,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广东餐协号召全省餐饮服务单位优化菜品加工工艺和流程,减少食材耗损,并提供“半份菜”“小盘菜”“儿童餐”,主动引导消费者打包。
针对学校食堂用餐浪费问题,《决定》要求学校优选校外供餐经营者,满足师生个性化就餐需求。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表示,广东鼓励学校通过菜品创新、传统节日饮食和风味小吃进校园,建立符合师生多样化口味的餐饮保障体系。并鼓励学校根据男女生和不同年龄段学生消费特点,调节食品份量,探索大小份、半份、拼菜等供餐制度,方便师生按需购餐。
对于此前网络流行的“大胃王”视频,《决定》也明确叫停:禁止制作、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以及其他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同时,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也要加强音视频信息的审核,及时制止涉及餐饮浪费音视频信息的传播。如果违反该规定,制作、传播此类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将由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网信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何道岚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陈忧子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