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东莞市寮步镇获悉,寮步镇对口帮扶翁源十条省定贫困村共有相对贫困户645户,相对贫困人口1673人,截至2020年11月底达到“八有”脱贫标准全部脱贫,脱贫率100%;这十条村,达到相对贫困村退出“十项”标准,贫困发生率为“0”。精准扶贫让贫困户从“家徒四壁”到“衣食无忧”,老百姓拔掉穷根后生活越过越好。
发展特色产业 增强“造血功能”
近日,记者走进翁源县周陂镇阳西村,一大片莲藕田地连绵不绝,现时正是莲藕成熟时节,村民们正在田里忙碌地挖藕,莲藕种植开发了多个加工岗位,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阳西村位于翁源县南部,周陂镇中心,共有贫困户75户,贫困人口208人,对口帮扶单位为寮步镇人民政府。
“现在我在这里帮忙灌水、施肥、除草,一个月可以增加2000元的收入,再加上自己家里也种了12亩蔬菜,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了。”阳西村村民许文华在莲藕种植基地的田边,一边除草一边说。2016年,许文华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阳西村委会为他就近安排岗位,聘请他打理莲藕种植,增加务工收入。
阳西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钜新介绍道,从2020年2月起,阳西村正式启动了20亩莲藕种植项目,从跟老百姓做工作同意流转土地,到基地挖土、筑堤、打田、施肥、修沟渠等等,目前已全部完成了莲藕种植工作。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阳西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开展消费扶贫、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等措施,实现2020年村集体收入24万元,全村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万元。
2020年,寮步帮扶十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12元,超过当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的标准。有劳动能力相对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当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无劳动能力相对贫困户全部纳入政策性保障兜底;2016年各村集体收入平均为4万元到2020年底各村集体收入18.9万元,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龙仙镇青山村,由2016年集体收入为3.9万元到2020年为35万元,提升近10倍。
补齐民生短板 推进新农村建设
“没想过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啊!”龙仙镇马山村的贫困户甘旺兴高兴地说。今年47岁的甘旺兴,身体患有残疾,老伴也患有精神病,被定为贫困户。他们家原先住了几十年的泥土房被认定为危房,前年利用县政府补贴的4万多元扶贫资金,把旧房改造成一间崭新的小平房。2019年底,甘旺兴一家搬进新居,望着洁白的墙面,平整光滑的地面,心里乐滋滋的。
马山村也是寮步对口帮扶10条贫困村之一,这里群山环绕层峦叠嶂,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地上长满了黄灿灿的油菜花,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据介绍,马山村贫困户共有54户,贫困人口133人。目前,所有贫困户已达到退出标准,全部按有关要求做好了退出手续,2020年也不存在边缘返贫户。在帮扶资金方面,今年共落实帮扶资金79.88万元。
据了解,2016年-2020年期间,寮步共投入资金5039.17万元,已全部完成省、市下达任务目标。其中扶贫开发资金1188.65万元已统一划拨到对口帮扶市,到村引导资金为3000万元,帮扶单位追加资金为117.91万元,630资金为335.17万元,帮扶干部捐赠资金为169.70万元,精准扶贫到镇、村慰问金为160万元。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卢政 通讯员:尹巧瑜、周雪平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王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