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刑场作为我们结婚的礼堂,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9月21日晚,壮烈的革命誓言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久久回荡在广州起义纪念碑平台。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出首部舞台剧《信仰之光——刑场上的婚礼》,由青少年组成的团队以沉浸式的表演方式,演绎周文雍和陈铁军烈士的英勇事迹。
据悉,为深入开展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崇尚·传承”红色九月系列活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创新开展舞台剧《信仰之光——刑场上的婚礼》的创作与编排。该剧以广州起义领导人周文雍和他的革命伴侣陈铁军为原型,诠释革命的艰苦和这段被周恩来总理喻为“最纯洁的爱情”的感情历程。
该剧在舞台设置、参与演员、表演形式等方面力求出新出彩,将主舞台设置在两位烈士牺牲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让实景融入背景,加入舞蹈、乐器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多媒体全景式科技手法,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血与火的革命年代。同时,采用时空交错的演绎形式,在体现英雄事迹的同时,融入当代学生追寻烈士足迹、学习英烈精神的情节。
此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向社会各界人士公开招募演员,力求演员贴合实际,通过层层选拔,遴选出演技可塑性强、角色代入感强的青年学生演员,打造出“革命人永远年轻”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角色形象。
本剧陈铁军的扮演者陈晓瑷说,在排练与参演过程中,自己经常被陈铁军烈士的事迹所感动,“她出身富商家庭,本可以选择安逸的生活,却冲破家庭阻力,毅然投身革命,最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是一名真正的巾帼英雄。”周文雍扮演者龚钒也分享了体会,这次经历让他进一步认识到,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当今的青年要做到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陵园的血祭轩辕亭和“刑场上的婚礼”雕像,都是为纪念周文雍、陈铁军而设立。为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陵园将与共建学校合作,吸引更多青少年群体参与红色文化演绎和宣传,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该剧将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连演两场,周文雍烈士的后人周弘毅先生将在9月22日晚的场次中特别出演。
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舞台剧《信仰之光——刑场上的婚礼》将在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进行公益巡演。“我们将继续推出更多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精神穿透力的文艺宣传作品,讲好英烈故事、凝聚奋进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林若舒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邱伟荣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邱伟荣、张丹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