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追思缅怀先烈。近日,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简称“城建学校”)党委书记陈黎靖率领校内职办,组织全体师生、思政教师及红旗导师代表,前往增城区大埔围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以“红色基因永流传 奋进征程启新篇”为主题的清明节教育活动。活动通过祭扫英烈陵园、参观纪念馆、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形式,深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缅怀英烈:在肃穆仪式中传承红色精神
清晨的大埔围村薄雾笼罩,师生们冒雨抵达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四名学生代表手抬花篮缓步献花,全体人员肃立默哀。校党委书记陈黎靖在致辞中强调:“木棉又名英雄花,红色基因是流淌在血脉里的火种。先烈用生命换来和平,我们更应以奋斗书写青春答卷。”
在抗战历史纪念馆内,锈蚀的军刀、泛黄的家书和复原的战壕场景,生动再现了增城地区的抗战历程。讲解员以《红色增城的革命记忆》为主题,讲述军民同心抗敌的故事,学生们驻足凝视,将历史课本中的文字转化为深刻感悟。
融合教育:以非遗体验增进文化认同
活动创新融入传统文化实践环节,师生们在非遗工坊参与植物拓染课程。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布料拓印技法,学生们两人一组,将艾草、杜鹃花的纹理拓印在帆布袋上。24级新疆籍学生阿迪力展示作品时表示:“这片叶子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我要把‘非遗记忆’带回家乡。”
线上线下联动:思政课堂延伸至实践
返程途中,师生通过“学习通”平台开展“清明追思”线上讨论,分享活动心得。学生留言中,“信仰”“传承”“民族团结”成为高频词,有人写道:“非遗技艺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我们应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校方表示,此次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形式,将红色教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相结合,未来将持续开发红色研学路线,为培育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力量。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