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汽车改装行业快速发展,专业人才缺口日益凸显。为破解职业教育资源匮乏、产教脱节等问题,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简称“广州交校”)近日联合行业企业召开专题研讨会,探索构建“教材立体化、资源数字化、教学智能化”的汽车改装人才培养新体系。
5月9日,在“2025汽车改装大师工作室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发与产教融合研讨会”上,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校长巫兴宏指出,当前汽车改装教育面临“学生求技无门、企业求才无标”的双重困境。该校联合杨松有汽车改装创新工作室,计划通过三大举措推动行业从经验传承向标准引领转型。
据了解,改革方案包含三大核心内容:一是构建标准化课程体系,以《汽车改装技术基础与应用》教材为蓝本,联合省内职业院校推广统一教学标准;二是开发虚拟仿真系统、企业实景案例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突破传统教材局限;三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课程专属AI助教,实现智能化教学辅助。
“我们要让改装教学看得见、摸得着。”汽车工程系教师胡锡锑介绍,将运用VR/AR技术构建虚拟教学场景,学生输入参数即可直观呈现改装效果。企业技术专家杨松有表示,将把制动系统、排气系统等专项技术的内部培训内容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原装车与改装车对比展示等方式增强教学实效。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设计了系统的实践培养方案:定期举办行业论坛、改装车展示活动,组织校企共创项目,使学生设计作品能实际投产。巫兴宏校长强调,此种“教学-研发-产业”闭环模式,既能提升学生专业荣誉感,又能为企业输送即用型人才。(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