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5月21日,广东省肿瘤介入诊治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粤港澳大湾区介入医学联盟学术沙龙在珠海举办,聚焦“科技创新 湾区共融”,该实验室是获批省重点实验室的唯一地市级医院实验室,致力于打造为国内及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领先水平的肿瘤介入领域高水平研究中心和广东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该揭牌仪式同时也是“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2022年珠海市科技创新局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
在揭牌仪式上,董家鸿、杨宝峰、丁健、赵宇亮、程京、唐嘉乐、霍文逊受聘为广东省肿瘤介入诊治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滕皋军受聘为主任委员,陆骊工受聘为常务副主任委员,田捷、尹芝南受聘为副主任委员。
据了解,“广东省肿瘤介入诊治重点实验室”由珠海市人民医院院长陆骊工教授牵头申报,于2021年正式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是获批省重点实验室的唯一地市级医院,更是珠海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的突破性成果。
“启动介入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是及时和必要的。”杨宝峰院士表示,肿瘤仍然是我们可预测的卫生健康领域的最大难点之一。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在肝癌介入诊治领域硕果累累,推动了珠海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肿瘤诊治的创新和发展。
滕皋军院士表示,近年来,我国介入诊疗技术飞速发展,为万千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目前,生物治疗为介入医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如达芬奇机器人也为介入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启示,我国介入医学或将迎来新的突破。作为广东省介入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委员,他表示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信心,相信实验室在珠海、在琴澳深度合作区会有更大更广更深的平台。
学术沙龙上,专家围绕“2022 ASCO GI肝癌治疗进展”“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新格局”等议题进行分享与探讨,为粤港澳大湾区肿瘤介入诊治的创新和发展建言献策。同期,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链接:广东省肿瘤介入诊治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肿瘤介入诊治重点实验室将立足于肿瘤介入诊疗这一核心问题,从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两方面设置四个研究方向:(1)肿瘤介入诊疗的精准个体化研究;(2)肿瘤疾病模型库及介入医疗大数据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3)基于纳米分子影像探针的肿瘤介入诊疗新技术的研究;(4)肿瘤介入诊疗新材料与新产品的转化医学研究。紧紧以肿瘤介入诊疗的临床问题为导向,以提升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为目标,融合前沿多组学、医学影像学、纳米医学、3D类器官及人工智能及等多学科技术,医工交叉,形成针对肿瘤介入诊治的新理论与新策略,并开发肿瘤介入诊治的新材料与新产品。
重点实验室将助力省高水平实验室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省实验室产业支撑和聚智引才作用,通过对肿瘤介入领域的创新研究,带动医学影像、介入器械耗材等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介入产品及技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