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广州> 正文

一株兜兰,育出“国王皇后”

2022-07-11 10:24 来源:大洋网

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教授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从植物分类学起步,在中国植物学界的学术地位很快确立。在90多年的峥嵘岁月中,华南植物园的研究已涉及植物科学各个领域,近年来研究成果更是屡获殊荣。

华南国家植物园温室群景区,集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旅游于一体。

硕果累累:“果蔬保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华南植物园现今不仅拥有保育和展示区、科研和生活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大部分,还拥有广东鼎湖山和鹤山两个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小良热带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定位研究站等一批野外生态观测研究站点,以及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

追溯过往,华南植物园从植物分类学起步,确立了在中国植物学界的学术地位,研究涉及植物科学各个领域。其中作为遗传学的分支学科,植物遗传学专门研究植物遗传和变异规律,华南植物园早年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突出贡献,也源自对植物遗传学的不懈探索。1973年成立植物遗传研究室,其后在组织培养、杂交水稻研究、水稻离体培养及其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据统计,华南植物园的植物遗传学研究曾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多项,不但水稻抗胡麻叶斑病和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突变体的获得在国际上均属首例,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技术在香蕉上的应用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早在1984年,华南植物园就在国内首先创建了组织培养中试车间,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香蕉试管苗生产基地,国内率先完成了香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

经过近40年的研究,华南植物园在果蔬采后理论研究与贮运保鲜技术开发、功能食品成分研究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除了“香蕉专用保鲜膜”“一种沙糖桔复合保鲜剂”“园艺产品采后品质的调控机制”等研究成果获得科技奖项,研究组还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荔枝、龙眼果实采后褐变发生机理,提出能量亏缺导致果实采后衰老的新理论,建立测定新的乙烯结合位点合成速率技术,提出香蕉果实冷害发生机制的新思路。

在果蔬物流保鲜和保质减损方面,华南植物园取得的成就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尤其是研发的果蔬保鲜剂及其配套保鲜技术,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据悉,近期由华南植物园蒋跃明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番木瓜保鲜剂和番木瓜贮藏保鲜方法”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兰蕙幽香:已初步建立起兜兰的种质资源库

兰花之美,路人皆知,兰科植物是种子植物中最进化、种类极为丰富的科。在华南植物园的兰园内,可以见到南植红云(兜兰)、南植晚霞(石斛兰)、阳光(朵丽蝶兰)、南植粉红(蝴蝶香兰)等珍贵品种。其中,兜兰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国际上的高档花卉。

魔术灯笼兜兰

兜兰又称拖鞋兰、仙履兰、袋兰、熊谷兰、美丽囊兰、芭菲儿鞋兰等,隶属于兰科杓兰亚科,全属约有107个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太平洋岛屿。我国兜兰属植物丰富,约有27个种。华南植物园已收集到的兜兰属原生种79个,优良兜兰亲本300多个,包括所有国产兜兰原生种27个,是世界上收集兜兰属植物最多的单位之一,已初步建立了兜兰的种质资源库。

由于生境破坏及过度采挖,兜兰现已成为世界上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所有野生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被禁止交易。

在我国,除硬叶兜兰和带叶兜兰被列入二级保护植物外,其他兜兰属植物均为一级保护植物,是兰科植物保育中的“旗舰”种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曾宋君研究员告诉记者,在兰科植物的保育中,原地和迁地保护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此外,为满足市场需要进行规模化生产,能降低兰花爱好者对野生资源的需求,“以利用促保护”。近年来,曾宋君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兜兰属植物的迁地保护、自然回归、新品种培育、种苗快繁、规模化栽培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获得了突出的成果。

中科皇后兜兰华南植物园供图

截至目前,华南植物园利用优良的兜兰亲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组合300多个,已有100多个兜兰新品种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上进行了登录,15个兜兰新品种通过了新品种审定,是我国育成兜兰品种最多的单位。“紫旗兜兰”“绿韵兜兰”“中科皇后兜兰”“中科国王兜兰”“迎春兜兰”等5个品种已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19年、2021年和2022年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另外,我们也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了兜兰的诱变育种,利用子房注射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等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能促进兰花提前开花的FT基因转入到了多花型兜兰中。”曾宋君介绍道。

中科COP15兜兰文菲兜兰

不久前,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曾宋君研究团队和广州建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玉莹兜兰”和“斑蝶兜兰”2个兜兰新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现场鉴定。

据悉,华南植物园在兜兰方面的研究,已获得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一系列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

王莲

和谐共生:注重迁地保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在全球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领导人峰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既彰显了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强烈信心,也表明了共同构建人类光明未来的美好期盼。

近年来,华南植物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研究领域。2020年,生态中心刘红晓博士在任海研究员指导下,收集了居民绿地暴露指标、自然联结度指标、心理健康指标,通过研究,发现自然联结度在提高主观福祉方面的贡献超过了自然暴露,而自然暴露对缓解抑郁的贡献大于自然联结度。这项与都市人群息息相关的研究,揭示了自然暴露与自然联结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得到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

魔帝兜兰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生态环境的优劣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与否也直接决定着生态环境的优劣。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2022年,华南植物园的研究成果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一种在深水裸滩种植红树林的方法”采用无纺布袋和竹竿结合的方式抬升滩面高程,可有效提高红树植物在深水裸滩的存活率,不仅有效提高红树林的种植存活率,而且大大降低种植成本,适合大面积推广。“一种细穗草的组织培养方法”首次用细穗草穗状的茎秆节部进行了离体培养,从茎节上诱导直接分化不定芽,研究并得到其高频再生的最适培养基,并可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形成再生植株,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细穗草繁殖体系和栽培技术。

作为濒危物种的“诺亚方舟”,植物园承担着濒危物种收集、在栖息地破坏或退化时拯救的任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华南植物园将继续保护本土植物、稀有植物、受威胁植物和经济植物,优先保护对于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的优势种和旗舰种、人类尚未利用和驯化的物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物种和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积极开展保护性收集,注重迁地保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建立种质基因库。

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曾宋君

相关延伸

率先启动中国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志编研计划

近20多年来,我国的植物园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以中国科学院的植物园为代表,园区建设和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部分植物园已经成为植物引种驯化、资源开发利用、迁地保育及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研究中心、资源植物宝库、科普教育基地和休憩场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一直把植物园作为战略性植物资源的保护、储备、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基地加以建设,加大了植物迁地保育的力度,加强了资源物种的收集和保护。

华南植物园在2012年率先启动中国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志编研计划。《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是植物园管理和植物迁地保护及活植物研究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受到我国植物园界的普遍欢迎,以及物种保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廖景平介绍,除了系统地进行中国植物园迁地保育植物数据库的建设之外,进行植物园迁地保育植物迁地栽培植物志编研,也为全面推进我国植物园迁地保育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由此可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切实做好我国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志的编研工作势在必行。下一步,华南植物园将参与编制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牵头,“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在国际植物园圈内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CB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SDGs)、《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2021-2030)》等4个国际公约的科技支撑;牵头《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编研计划,建立中国植物信息管理平台(PIMS);牵头编制《中国植物保护战略(2021-2030)》。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华南植物园供图

兜兰家族

兜兰的“兜”其实是兜兰的唇瓣,属于花瓣,而其他食虫植物如猪笼草、瓶子草等的“兜”是变态的叶片。

兜兰的“兜”能吸引昆虫来授粉,并利用精巧的结构完成这个过程。而其他食虫植物如猪笼草、瓶子草等的“兜”只能诱骗昆虫陷入其中为其提供营养,与传粉无关。

兜兰家庭中,比较独特的品种有“金童”“玉女”“国王”和“皇后”兜兰等。“金童”“玉女”的花色最为鲜艳,特别是“金童”只产于中国,是兜兰属中唯一的黄色品种。“国王”和“皇后”属于多花型兜兰,“国王”兜兰霸气,“皇后”兜兰柔美,其花瓣长度可达1米。

文菲兜兰

华南植物园的威水

华南植物园从植物分类学起步,确立了在中国植物学界的学术地位。

华南植物园的植物遗传学研究曾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多项。

华南植物园已收集到兜兰属原生种79个,优良兜兰亲本300多个。

华南植物园承担着濒危物种收集、在栖息地破坏或退化时拯救的任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 编辑: 何雯飔 ]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广州
广东
社会
财经
国际
体育
热评
假期永庆坊周边每日18时起将视情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为确保人流密集场所及周边的安全有序,确保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州交警计划将于每日18时起视情对周边部分道路(内环路黄沙大道、六二三路出口和丛桂路、恩宁路等)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2023-09-30 18:00
中秋国庆假期,广州帽峰山“枫情万种”,等你来赏
金秋时节,漫山红叶,层林尽染。中秋国庆假期期间,2023年“绿美广州·醉美红叶”帽峰山第四届红叶观赏节在帽峰山举行,超过2000株红枫初露“红颜”,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精彩上线,邀请市民游客一同观赏红叶、观看醒狮表演、沉浸森林音乐会,打卡市内最“枫情万种”的秋季旅游休闲胜地。
2023-09-30 16:10
这个假期玩转广州白云?都帮你安排好了→
中秋、国庆假期,如果留在广州,就来白云玩吧,缤纷多彩的活动都安排上了!
2023-09-30 15:58
第14号台风“小犬生成,未来三天对广州影响不大
今年第14号台风“小犬”(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 Koinu;名字来源:日本;名称意义:小犬星座,于今天(30日)早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今天8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约11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
2023-09-30 12:02
长假期间广州塔、动物园等地铁站将视情况“飞站”
8天长假,广州地铁再现人山人海的画面,哪些车站和时段会拥挤?地铁公布了假期重点车站的大客流时段图,从上午10时到晚上23时,全线网都有不同的车站处于大客流状态,其中最集中的是下午到晚上这一段时间。
2023-09-30 10:38
广铁拥抱夜经济:你敢信?这是凌晨1点的广州南站
​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假期首日9月29日,广州南站迎来旅客出行最高峰,预计到发旅客83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46万人次、到达旅客37万人次。
2023-09-30 10:16
“双节”假期,“堵车”“高速公路”上了热搜。自驾游是广州周边游的热门方式。这两日,在广州部分周边乡村,来自广州以及周边城市的自驾车陆续抵达,酒店的停车场停满了车辆。
2023-09-30 10:22
火龙炫舞追月!中秋夜广州均禾街各村上演舞火龙
“舞龙头,无忧愁;摸龙须,步步高;穿龙底,醒目仔;睇火龙,唔会穷......”9月29日中秋之夜,在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清湖村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四条十几米长的火龙追火逐珠,翻腾炫舞,火花耀眼,气势恢宏,吸引了大批居民群众争睹盛况。村民们通过舞火龙,庆祝中秋佳节,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2023-09-30 00:06
英雄不曾远去 铭记亦是前行
在广州这座英雄辈出的城市里,一些“逆行”的身影、坚定的步伐,最终定格成“最美”的风景,英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不朽的精神丰碑。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市公安机关已有172名民警因公牺牲,其中73人被追认为烈士;29名辅警因公牺牲,其中4人被追认为烈士。
2023-09-30 07:30
“双节”出行用药热销,流感防治药需求旺
出门在外难免水土不服,越来越多人懂得要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为健康“保驾护航”。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药店、采访医药电商得知,今秋出行用药销量大增,流感防治药、抗过敏药物、止泻药等成为当前热门。
2023-09-30 07:10
近期活动水平上升!广东疾控发布预防流感提醒
9月30日,广东省疾控中心表示,根据中心监测,近期本省流感活动水平上升,此次主要流行的毒株是A(H3N2)亚型流感病毒,提醒市民群众多了解流感相关知识,做好预防。
2023-09-30 17:32
鲤工仔小长假去哪儿?来场华园版Uwalk吧,最后一处必去!
2023-09-30 13:45
花好月圆夜,中秋赏月时。
2023-09-29 23:34
以球会友,以酒助兴!9月28日,2023佛山三水美食啤酒节在啤酒广场启幕,活动持续至10月5日,以节庆为媒,将开展全民歌会-醉美中秋夜、狂热西甲总决赛全民打CALL夜等精彩夜间活动,呈现一场“足球+啤酒+美食+音乐+明星”的全民狂欢品牌盛事,面向大湾区展现城市特色魅力。
2023-09-30 11:10
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城市形象采风团走进三水白坭 感受乡村振兴蝶变 体验佛山文创古镇魅力
赛龙舟、逛古镇、游花海、品美食……9月28日,纷享佛山“西甲”——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城市形象采风行的20多位媒体记者走进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深度领略佛山文创古镇文旅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真功夫。
2023-09-30 11:09
9月28日晚,第十七届佛山“西甲”半决赛打响,珏骏建材队、广东凤铝队携手进入总决赛。
2023-09-30 11:05
假期首日广东150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168万人次
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据初步测算,中秋国庆假期首日(9月29日),广东纳入监测的150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168万人次,同比增长62.6%(以下均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2.25%;全省4A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47.8万人次,同比增长39.9%。
2023-09-29 19:20
高铁因超员触发报警无法发车?中国铁路:虚假报道
高铁因超员触发报警无法发车?中国铁路:虚假报道。
2023-09-30 20:12
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等景区门票售罄,千万别跑空
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等景区门票已售罄,千万别跑空。
2023-09-30 20:11
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升降旗时刻表,2023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刻为6时10分。你有没有发现,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刻并非固定不变?你知道升降旗与天文学也有关系吗?中国科学院专家为您揭秘。
2023-09-30 15:42
文旅部: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出游将达8.96亿人次
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最新消息,今年中秋国庆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预计达8.96亿人次,同比增长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138%。
2023-09-30 14:37
假期首日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首次破2000万人次
9月29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009.8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共开行列车12537列,其中加开列车1854列。北京局发送旅客159.4万人次,上海局发送旅客360.3万人次,广州局发送旅客303.2万人次。
2023-09-30 09:11
全国仍处交通出行高峰,热门景点周边车流持续高位
全国仍处交通出行高峰。9月30日,澎湃新闻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首日正逢中秋佳节,全国迎来集中出行高峰,群众返乡探亲与中长途旅游增多,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车辆密度大的区域、热门旅游城市高速公路出城方向及旅游景区、亚运承办城市周边道路交通流量明显增加。
2023-09-30 09:08
假期居家 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
假期居家 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
2023-09-30 08:38
昨天(9月29日),华西秋雨短暂减弱;预计今天白天,四川、重庆、陕西等地的雨势依然总体不强。但今天夜间开始,伴随着冷空气来袭,四川盆地东部、黄淮西部等地新一轮降雨开启,四川、重庆、湖北等地部分地区或现暴雨,需注意防范。
2023-09-30 08:33
这些重要新规10月起开始施行,关系你我生活
新华社权威快报|10月到,这些重要新规开始施行
2023-09-30 08:22
警惕!航班取消通知理赔?已有人被骗
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报警!
2023-09-30 07:41
记者获悉,伴随政策“红包”发放,龙头药企研发热情高涨,而不少品种已逐步显示出市场潜力。
2023-09-30 11:38
6G网络最新消息?!800亿元大市场,来了→
记者了解到,作为专用终端设备,过去,卫星电话一般用于应急救援等特殊场景。现在,随着卫星电话设备的逐步普及,资费也有所下降。
2023-09-30 08:16
中国恒大28日在港交所公告,本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本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先生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2023-09-28 21:04
财政部等部门今天(28日)发布公告,延续多项税费优惠政策,相关政策执行至2027年底。
2023-09-28 18:33
广交会期间一直是国际航线需求旺季,针对目前国际航班的恢复情况,多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在今天(28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当前跨境航班的班次正在有序恢复,广交会期间,将多措并举确保往来顺畅。
2023-09-28 17:47
​在今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前八个月,中国外贸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下一步,商务部将加大贸易政策支持。
2023-09-28 17:44
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今天(28日)发布联合公告: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保障性住房经营管理单位与保障性住房相关的印花税,以及保障性住房购买人涉及的印花税予以免征。
2023-09-28 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6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2023-09-28 17:18
据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发布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并狠抓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2023-09-28 17:13
2023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510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3536亿元。
2023-09-28 17:11
“我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好奇和敬佩,小时候妈妈每天晚上陪我读世界各地的卡通故事绘本,我被美猴王孙悟空的故事深深吸引。近年来,我重走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进一步了解了中国自古以来就与西方通商、交流的历史。我创建天堂动物园,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比利时人和欧洲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2023-09-30 21:44
“我想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一批高铁司机。”34岁的印尼火车司机塞蒂亚万日前在印尼万隆的高铁动车所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2023-09-30 21:44
抢先看! 雅万高铁运营在即,新华社记者为你带来雅万高铁的试乘体验。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同来感受吧。
2023-09-30 18:51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执法工作中推进种族正义和平等”独立专家小组28日发布最新报告,谴责美国警察和刑事司法部门普遍存在的针对非洲人后裔的系统性种族主义,敦促美国当局紧急加大改进努力并向美国有关部门提出了30项改进建议。
2023-09-30 14:52
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提出让政府在10月1日停摆大限之后保持运作一个月的计划,遭强硬派共和党人否决,美国联邦机构从10月1日开始局部停摆几乎没有悬念。
2023-09-30 14:52
美国共和党人把控的国会众议院28日举行听证会,开启针对民主党籍总统约瑟夫·拜登的弹劾调查。
2023-09-30 14:50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强硬的保守派挫败了众议长麦卡锡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报道称,这一举动表现出了保守派“非同寻常的反抗”,这几乎可以肯定,联邦政府将从当地时间30日起部分关闭。
2023-09-30 14:45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长佐哈里近日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马来西亚大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马方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获益匪浅。
2023-09-30 11:41
俄乌冲突持续,而西方“火上浇油”也没有停下。
2023-09-30 11:40
美国联邦政府本财政年度将于9月30日结束。维持政府运转的资金即将耗尽,而当前国会两党在预算问题上的缠斗仍陷僵局,美国媒体认为,联邦政府“关门”几乎已成定局。
2023-09-30 11:40
全红婵/陈芋汐亚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摘金
9月30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中国组合全红婵/陈芋汐以巨大优势夺得金牌。中国队实现亚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六连冠。
2023-09-30 18:08
杭州亚运会30日金牌赛程:陈芋汐全红婵亚运首秀
9月的最后一天,杭州亚运会进入揭幕后的第7个比赛日,产生共25枚金牌。中国跳水队与中国举重队两支“金牌之师”将亮相赛场。
2023-09-30 08:12
9月30日看点丨来了!“飞人大战”“水花消失术”
杭州亚运会30日将产生25枚金牌,虽然是开赛以来产生金牌数最少的一天,但扣人心弦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将上演。
2023-09-30 09:01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游泳男子200米仰泳决赛,中国选手徐嘉余夺得金牌。
2023-09-29 20:01
李冰洁夺得女子800米自由泳金牌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游泳女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选手李冰洁夺得金牌,杨佩琪获得铜牌。
2023-09-29 19:53
第100金!覃海洋夺得杭州亚运会男子50米蛙泳金牌
9月29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游泳男子50米蛙泳决赛,中国选手覃海洋夺得金牌,打破赛会纪录,这也是本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第100枚金牌。
2023-09-29 19:47
杜林澍夺得杭州亚运会男子50米步枪3种姿势金牌
9月29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射击男子50米步枪3种姿势决赛,中国选手杜林澍夺得金牌,中国选手田珈铭获得铜牌。
2023-09-29 15:06
郑钦文获得亚运会网球女单金牌
9月29日,在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进行的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直落两盘夺得金牌,另一位中国选手朱琳获得银牌。
2023-09-29 13:33
孙颖莎王艺迪晋级亚运会女单8强
29日,杭州亚运会乒乓球女单1/8决赛开打,孙颖莎以4:0轻松战胜泰国选手巴拉南,王艺迪则4:0战胜中国香港选手朱成竹,两人均晋级女单8强。
2023-09-29 11:46
29日,在杭州亚运会射击赛场50米步枪3种姿势团体赛的争夺中,中国队派出的杜林澍、于浩、田珈铭以1763分获得一枚银牌,老牌劲旅印度队得到1769分获得冠军,韩国队获得铜牌。
2023-09-29 11:42
生态环境部近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如何优化环评工作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2023-09-30 09:27
公共文化新空间,城市的一抹绚烂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广州这个“容器”里,魅力十足的文化“网红点”越来越多了。
2023-09-30 09:24
你我向上,家国向前。从英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脚踏实地、砥砺前行,这是对英烈最好的缅怀、最好的致敬!
2023-09-30 09:22
刷短视频、交友婚恋、网络购物、在直播间打榜应援……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放飞自我,有的甚至“茶饭不思”,深陷其中,成为“银发低头族”。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向《法治日报》记者发出了类似惊叹:“我的父母染上‘网瘾’了,怎么办?”
2023-09-27 23:51
“在山西临汾,你可以说你不吃醋,但一定不可以说你不能打鼓。”说出这句话的人叫张勇。近日,#喜欢的工作即使离开10年也要回来#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张勇背后的故事也引发网友讨论。
2023-09-27 23:51
10月1日起,北京《保安服务规范医院》地方标准将开始实施。其中规定,医院同时在岗保安人数应按照“在岗在编医务人员总数的3%”“20张病床1名保安员”“日均门诊量的3‰”三种标准的最高数量配置,并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增加保安员数量。
2023-09-27 23:51
一甩“刀片”就出来,再一甩就收回。9月开学以来,玩具“萝卜刀”火了。记者走访重庆多所中小学门口的文具店,发现“萝卜刀”均被摆在显眼的位置,商家们一致表示,“萝卜刀”正值流行、销量可观。
2023-09-27 23:51
枢纽是广州的独特禀赋,交通是广州的显著优势。当前,广州正着力打造世界级铁路枢纽,进一步巩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带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广州的城市功能将不断升级,发展通道也将越发通畅。
2023-09-27 09:53
在时光的磨砺中,只有那些敢于扬波踏浪、中流击水的人,才能精心雕琢技艺、传承匠心,真正让非遗之美绽放时代光彩。所以,传承发展非遗,要勇做“闯海人”,就像张勇那样。
2023-09-27 09:53
很多人提倡约束导师的权力,但这显然只是权宜之计,要反思模式存在的弊端,从制度层面上防范问题滋生,才能平衡二者关系,构建更加和谐、更加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教育环境。
2023-09-27 09:59
18:00 假期永庆坊周边每日18时起将视情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假期永庆坊周边每日18时起将视情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为确保人流密集场所及周边的安全有序,确保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州交警计划将于每日18时起视情对周边部分道路(内环路黄沙大道、六二三路出口和丛桂路、恩宁路等)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详细]
16:10 中秋国庆假期,广州帽峰山“枫情万种”,等你来赏
中秋国庆假期,广州帽峰山“枫情万种”,等你来赏
金秋时节,漫山红叶,层林尽染。中秋国庆假期期间,2023年“绿美广州·醉美红叶”帽峰山第四届红叶观赏节在帽峰山举行,超过2000株红枫初露“红颜”,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精彩上线,邀请市民游客一同观赏红叶、观看醒狮表演、沉浸森林音乐会,打卡市内最“枫情万种”的秋季旅游休闲胜地。 [详细]
12:02 第14号台风“小犬生成,未来三天对广州影响不大
第14号台风“小犬生成,未来三天对广州影响不大
今年第14号台风“小犬”(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 Koinu;名字来源:日本;名称意义:小犬星座,于今天(30日)早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今天8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约11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 [详细]
10:38 长假期间广州塔、动物园等地铁站将视情况“飞站”
长假期间广州塔、动物园等地铁站将视情况“飞站”
8天长假,广州地铁再现人山人海的画面,哪些车站和时段会拥挤?地铁公布了假期重点车站的大客流时段图,从上午10时到晚上23时,全线网都有不同的车站处于大客流状态,其中最集中的是下午到晚上这一段时间。 [详细]
10:16 广铁拥抱夜经济:你敢信?这是凌晨1点的广州南站
广铁拥抱夜经济:你敢信?这是凌晨1点的广州南站
​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假期首日9月29日,广州南站迎来旅客出行最高峰,预计到发旅客83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46万人次、到达旅客37万人次。 [详细]
00:06 火龙炫舞追月!中秋夜广州均禾街各村上演舞火龙
火龙炫舞追月!中秋夜广州均禾街各村上演舞火龙
“舞龙头,无忧愁;摸龙须,步步高;穿龙底,醒目仔;睇火龙,唔会穷......”9月29日中秋之夜,在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清湖村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四条十几米长的火龙追火逐珠,翻腾炫舞,火花耀眼,气势恢宏,吸引了大批居民群众争睹盛况。村民们通过舞火龙,庆祝中秋佳节,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详细]
07:10 “双节”出行用药热销,流感防治药需求旺
“双节”出行用药热销,流感防治药需求旺
出门在外难免水土不服,越来越多人懂得要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为健康“保驾护航”。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药店、采访医药电商得知,今秋出行用药销量大增,流感防治药、抗过敏药物、止泻药等成为当前热门。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