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除夕还有7天时间,年味越来越浓。截至目前,淘宝、小红书、快手、抖音、支付宝、哔哩哔哩(简称:B站)等平台陆续公布蛇年春节的新玩法。记者梳理发现,虽然平台依然喜欢与央视春晚、各地春晚“搭伙”,然而,“种草”社区、二次元、短视频等新平台玩法更聚焦于年轻人喜欢的场景与情绪价值;而淘宝等传统平台则倾向于大家都热衷的“抢红包”+抽奖。另外,大家玩了多年的“集福”活动,今年也有较大改变,“直奔”年轻人喜欢的集大IP卡牌+盲盒等模式。
然而,无论是何种玩法,互联网平台今年变得更“实在”,相比早几年疯狂“砸钱”上春晚抢眼球,今年它们更看重流量“变现”,如春节前相继上线的“送礼物”功能,背后正是希望通过春节营销,吸引流量并带动到旗下电商场景,实现消费增量。
瞄准春晚的不再只有传统平台
春晚不再是传统大平台的“专属”。据悉,B站与小红书在较早时就公布了与春晚合作的项目。其中,拥有大量年轻用户的B站是“首战”春晚,从目前来看,B站此番玩法主要是融入了年轻人热爱的弹屏,后期会有UP主们“二创”春晚内容等等。最近在海外“出圈”的小红书,是与春晚二度合作,利用笔记分享+后台直播等方式,“把镜头直接搬进春晚后台”。数据显示,2024年双方首次合作,直播间互动次数过亿。
面对新玩家入局,已有多次合作经验的抖音,今年则借助旗下多平台多屏、不同场景联动,以及“集福气”等网友互动,希望再次在春晚直播中成功“跑出”。
互联网平台看重“春晚”,最直接原因是在这个传统节日内能有自己的“声量”。业内指出,近年来线上流量红利逐渐消退,借助春节这一特定场景打破用户圈层、扩大用户基础,成为各大平台抢占用户的新策略。然而,年轻化的玩法,吸引更多年轻用户加入,也是今年各家平台发力的方向。
以新春活动做引流 拉动电商“变现”
不管是新平台,还是传统平台,在春节期间通过多种营销手段站C位,“抢”夺流量的背后,更多是为了引流到电商,拉动销售。
近日,继微信后,淘宝与京东也先后上线“送礼”功能。据了解,目前,淘宝向所有用户上线了“送礼”新功能。消费者可以在商品页面查看是否有“送礼”选项,点击“送礼”按钮即可享优惠下单。相比其他平台,京东“送礼”功能还支持“群送礼”,下单的用户设置好礼品并支付成功后,就可分享至群聊,而收到礼物的人还能够进行回赠。
一名做农产品的商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的小程序商城已支持“送礼”功能,“过年亲戚朋友间相互送礼,符合国人春节的传统习俗。预计自家农产品的销量,春节前后会有一波增长。”
短视频、二次元平台则通过春晚直播、明星达人贺新春直播、打造线上庙会、体验多地民俗等方式,为电商引流。据了解,快手在日前公布2025年春节活动的同时表示,平台本地生活、电商将携“春节不打烊”“新春团购节”活动陪伴用户。
趋势前瞻
瞄准年轻用户 满足情绪价值
今年平台的新春“大战”一触即发。然而,经过近几年平台与春晚“携手”能吸引多少有效用户,也是业内提出的最大疑问。随着微短剧、直播等发展,大家娱乐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而且近两年,许多年轻消费者选择在新年期间出游,能否让他们准时地“守在”屏幕前看春晚,本身就考验春晚与平台的创意与营销能力。
平台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经过多年“派红包”玩法,其内部已迫切感觉要改变了。然而,革新玩法能否达到早年的效果,比如互联网平台在春节做个活动,就“轻易”达到现象级事件。该人士直言,“投入成本不少,但效果有待观察”。
如今看来,增加屏幕前网友的互动性与活跃度,是平台的集中做法。同时,针对年轻用户,他们更追求的是情绪价值。正如上述人士也谈到,抽到红包的多少,并不是年轻人最大的追求,他们反而更愿意为喜欢的事情与话题打开APP,并付出个人时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