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南沙龙穴岛,两艘红白相间的科考船停靠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码头,完成科考任务回港的“海洋地质十号”、“海洋地质十二号”正在进行休整维护,为即将到来的下一次任务做好准备。
有着60年历史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开启了我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先河,落户羊城后成为广州逐梦深蓝的硬核力量。广州,汇聚了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已形成较完善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现有58个涉海科研机构,建设有42个省部级以上海洋科学实验室,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10个。在海洋科学领域有“北青岛、南广州”的美誉,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油已加满科考船即将启航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是全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也是国内最大的科考船专用码头。“海洋地质十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综合地质调查船,2017年12月入列,它的成功建造填补了我国小吨位大深度海洋地质钻探船的空白。
踏上“海洋地质十号”,高耸的红色钻井架在蔚蓝天空下非常引人注目。“这个钻井架有30多米高,具备2000米的钻探能力。”“海洋地质十号”三副冯金帅告诉记者,“钻井架刚重新刷过漆,每次回港休整科考船都会到船厂进行检修维护。”临近春节,但“海洋地质十号”已经有了新任务,冯金帅表示:“现在油已经加满,水果都装上了,待海上天气好转后,我们就立即出发。”而一次出海科考的时间在20天到一个多月不等。
“海洋地质十号”科考船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一代代科考人员始终怀揣初心使命、坚持创新驱动,调查足迹起于黄海东海渤海,扎根深化于南海,一路劈波斩浪,追赶梦想潮头,踏遍了中国海、横跨太平洋、登上南极洲、挺进印度洋。2023年8月,“海洋地质十号”就首次在南海北部陆架开展302.07米进尺全取岩心科学钻探,刷新了我国陆架海域第四系全取岩心的深度纪录。
占地300亩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实际上包括码头和大洋钻探岩心库两部分,经过海洋科考获得的样品,根据类型不同,在岩心库进行分类存放和检测。记者在现场遇到科考船带回来的样品正在入库,样品装在一米长、手腕粗的“管子”里。“这些‘管子’就是钻探管,为了方便存储,回来按照一米的长度进行截取。”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从常温到零下196℃,我们有5个不同温度的储存库,而样品最多的还是4℃的仓库,因为海水的温度就是4℃。”
向海图强需要科考利器。2023年12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命名并在广州南沙首次试航。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150余家单位密切协同创新、中国船舶集团承建的“梦想”号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承载着全球科学家“钻透地壳、进入地幔”的梦想,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国之重器”、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利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梦想号”预计2024年全面建成,建成后将为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查开采产业化提供重要装备保障,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有力支撑我国实施大洋钻探国际大科学计划。
科技兴海瞄准天然气水合物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因海洋油气而起、因天然气水合物而兴、因海洋矿产资源而扩;广州推动现代海洋创新城市建设实现新跃升,需要抢占科技兴海的制高点。
强强联手、逐梦深蓝。2023年11月,广州市政府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国家级深海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可燃冰是全球公认的战略替代能源。我国可燃冰前两次试采均创造了世界纪录,在全球‘领跑’。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可燃冰勘查试采工作,力争2025年实现生产性试采,2030年进行产业化示范开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研究人员正在对可燃冰的相关样本进行测试和分析。
广州也在大力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加快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作为我国首个深海资源领域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引领世界可燃冰产业化的发展,抢占海洋能源科技战略制高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进入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体系,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利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等装备,打造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表示,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依托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海地质探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深海科学钻探、深海矿产资源、深海探测装备技术、海洋新型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的科技成果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带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能源资源商业化开发等产业经济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
未来,广州将推动各类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向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化体系集聚,促进天然气水合物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和在穗产业化,建设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