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中西文化之长、展当今时代之风。从影视动漫、舞台精品、出版佳作到游戏电竞,岭南文化IP近年来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全球,让更多观众领略到岭南优秀文化的韵味。
优质的文化产品持续“出海”,在更大的舞台上焕发出迷人光彩,在推动岭南文化走出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持续提升广州城市国际形象美誉度。
《广州大典》入藏剑桥大学
“全版权”送优秀文化“出海”
2024年5月,《广州大典》入藏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这一次文献入藏,让《广州大典》等凝聚中国学人心血的岭南典籍为世界上更多人所知,更多学者所用。
《广州大典》的编纂历时10年,于2015年出版,收录了1911年以前来自广州府十四县的4064种广州地方文献;《广州大典·曲类》从属于《广州大典》集部,于2019年完成出版,收录了1589种近代粤剧粤曲和民间说唱文献。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文部主任何妍博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像《广州大典》这样非常具有学术价值的一手资料,我们倾向于把它放在馆内开架阅览。”她还表示:“《广州大典》入藏之后,会有益于剑桥大学的科研和教学。”
剑桥大学图书馆藏《广州大典·曲类》
何妍博士介绍说,剑桥大学图书馆对于藏书有很严格的审核机制,首先需要得到教授们的支持和认可,其次,大型捐赠还需要由馆里的审核委员会来决议。《广州大典》很顺利地通过审核,可见,无论是剑桥大学的专家教授还是图书馆本身,都认可它的价值。
把优秀的中文图书介绍给海外读者,向海外输出图书版权,与世界共通共融,是出版界的一大趋势。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图书,历来是版权输出的重头戏。金庸小说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影响巨大,金庸小说的“全版权出海”也让全球更多读者有机会了解中华文化。
广州市朗声图书有限公司(下称“朗声”)在全版权运营方面有比较成熟的布局。总编辑何娴表示,朗声图书以“纸+电+声+文创”“故事驱动”的模式,全方位开发打造融合出版产品,并积极践行“文化走出去”战略,与海外多家图书出版机构以及二十多家数字阅读平台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将金庸武侠和经典汉语有声书输送到全世界。在欧洲、日韩、中东等市场,朗声也陆续推出德语、英语、阿拉伯语版金庸小说漫画。“漫画《射雕英雄传》版权出口项目”连续三届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前,朗声已经开发了大量优质数字化听书自有版权作品,面向全球开展版权合作业务。
朗声打造的全球首部手工宣纸线装线装珍藏版《金庸作品集》
出版业“出海”拓展大有可为。2023年,广州出版社与香港三联书店合作,推动岭南文化精品图书《消失的名菜》《大粤菜》版权“出海”,让更多海外读者了解粤菜文化,感受岭南文化魅力。其中,《消失的名菜》一书是“食在广州”这张城市名片的写照,也是“图书出版+文物活化+文化粤菜”的创新品牌。
《消失的名菜》(资料图片)
“国漫热”从国内延伸到海外
好作品助中国电影“走出去”
3月17日,在第三届新潟国际动画电影节上,中国广东国漫《落凡尘》首次在日本展映。影片中,金风与玉露兄妹为守护人间踏上冒险之旅,其间的亲情羁绊让不少日本观众潸然泪下。一位日本观众观影后感慨地说:“这部中国动画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情感张力让人印象深刻。我很感动。”
3月15日—20日,第三届新潟国际动画电影节在日本举行,作为亚洲重要的动画文化交流平台,本届电影节吸引了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69部优秀动画作品参展。其中,由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咏声动漫”)出品的国漫电影《落凡尘》作为广东唯一一部动画电影展映,以东方美学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成为本届电影节上“讲好中国故事”的佳作。
《落凡尘》海外版海报(片方供图)
2025年蛇年新春期间,《落凡尘》还来到了意大利米兰——第四届繁花中国电影节米兰影展在米兰Arlecchino影院开展,《落凡尘》凭借动人的故事和独特的东方美学视效赢得意大利观众的好评。不少意大利观众在观影后表示,影片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动画的高水准制作,故事和角色也让他们体会到跨越文化的情感共鸣。
“不少海外买家对中国动画电影十分感兴趣,‘国漫热’从国内蔓延到了海外。”咏声动漫海外发行总监刘雅玲介绍。据介绍,咏声动漫自2008年开始“出海”,至今形成“IP内容+全产业”运营的“出海”模式,IP内容出海带动衍生产品与服务走向全球。其中,咏声动漫打造的猪猪侠系列动画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落凡尘》已登陆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等40个国家和地区,并斩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第21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画长片”金奖等多项荣誉。
除了动漫作品外,广州出品的纪录片《康熙与路易十四》也在海外大放异彩。作为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10部精选的中国影片之一,《康熙与路易十四》于2024年5月在巴黎举行全球首秀,还在法国多个城市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展映。同时,《康熙与路易十四》亮相第7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联合展台。影片在法国放映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康熙与路易十四》海报
经典舞剧插上“中国翅膀”
文艺精品把岭南文化“带出去”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雕塑家许鸿飞的世界巡展到了法国马赛。自2013年悉尼首展以来,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已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举行,见证了中国艺术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雕塑》执行主编、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伟光评价说,许鸿飞雕塑巡展之所以广受赞誉,关键在于他找到了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幽默与快乐,这正是其文化传播的核心力量。同时,他的作品在文化符号的创造上极具突破性,赋予了雕塑更深层的社会意义。
在雕塑作品“走出去”的同时,许鸿飞也在世界巡展中把一些岭南文化“带出去”。比如,他在雕塑作品中融入经典岭南文化元素,在展览开幕式上邀请粤剧、歌舞演员进行表演等。他认为:“他们先接受了艺术作品,慢慢地也会欣赏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
同样在2024年,由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天鹅》远赴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巡演,还走进了有着“俄罗斯艺术航母”盛名的马林斯基大剧院。这部将俄罗斯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进行中国式创造转化、插上“中国翅膀”的杂技作品,收获了当地观众的满满好评。巡演期间,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杂技剧《天鹅》领衔主演吴正丹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参加“中国故事”系列讲座,向当地观众、华侨等介绍中国杂技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并现场展示《天鹅》剧中的精彩片段。
杂技作品《天鹅》剧照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供图
2025年,广州文艺精品“走出去”的步履不停——4月17日至21日,“2025广州文化周”系列活动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据悉,本次演出荟聚广州歌舞剧院、广州粤剧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等多家文艺院团的精品力作,涵盖民乐、舞蹈、声乐、粤剧、杂技等多元艺术形式,向加拿大民众展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对友城情谊的深情回望,也是深化人文纽带的重要契机。我们将以艺术为媒,让温哥华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多元与包容,进一步夯实两国民心相通的基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