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中国> 正文

一位美国友人的蜀道情缘

2024-05-27 08: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月17日,贾和普在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古蜀道上行走。记者 宋豪新摄

剑阁县古蜀道旁的古柏挺拔苍劲。记者 宋豪新摄

3月17日,贾和普在剑阁县与当地村民聊天。夏志鹏摄

从剑阁县剑门古道延伸的茶马古道,茶文化历史悠久。图为剑阁县剑门关镇梁山村的茶园俯瞰。邱海鹰摄(影像中国)

古蜀道示意图。广元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切都没有变,树还是那样的绿,石板路还是弯弯曲曲。”时隔5年,81岁的美国友人霍普·贾斯特曼(中文名贾和普)再次来到中国,第二十四次踏上古蜀道。

自2001年第一次踏上古蜀道以来,20多年间,贾和普多次来到中国,用脚步感知古蜀道的魅力,并通过出版书籍、开通网站和拍摄纪录片,向全世界推荐古蜀道,成为宣传中国古蜀道历史文化的国际使者。

见证

从“蜀道难”到“蜀道畅”

中国四川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古蜀道。阳光洒在高大繁茂的树冠上,透过枝叶在石板路上投下明暗交织的光影。远远走来几位老人,一头白发的贾和普走在最前面。再次重走古蜀道,她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欣喜,“每次走上这条路,都像是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里穿梭,总觉得看不够。”

作为中国历史上连接中原与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古蜀道是一条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翻越秦岭,经汉中盆地通往成都平原的古代交通通道,距今超过2300年历史。

3月15日,贾和普从剑阁县普安镇启程,开始了她的第二十四次古蜀道之旅。一路途经翠云廊、剑门关、昭化古城等地,行程超过300公里。

古蜀道上,贾和普走走停停,或是拍摄新的路标,或是向当地朋友请教地名细节,又或是给身边的美国朋友介绍古蜀道文化和中国历史。“你们看这里,起初这里是平整的,并没有马蹄凹痕,随着不断有马踩过,日积月累,这个凹痕就慢慢形成了。”贾和普指着一处路面说。

“每一次行走古蜀道,都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和感动。”回忆起这些年行走古蜀道的故事,贾和普思绪万千。“从前,我会沿着土路走,有时候雨后的路太过泥泞,遇到岔路就容易‘迷路’。慢慢地,我发现古蜀道旁的古树可以帮助我辨别方向,只要朝着有古树的方向走,就能找到正确的路。后来,古蜀道铺上了平整的石板,我再也不会‘迷路’了。现在就更好了!古蜀道旁设置了各种指示牌,还修建了可以喝茶、休息的驿站,这条古老的道路变得更加有趣了。”贾和普说。

在贾和普的古蜀道记忆中,古树是很重要的存在。沿着曲折的石板路,两侧都是遮天蔽日的古树,“随便一棵就有上千年的历史。”这里是目前中国存世时间最长、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人工行道古树群,现存古树7803株,其中古柏7778株,平均树龄1050年。

在古蜀道,植柏护柏的传统古已有之,代代相传。如今,每一株古树都有“身份证”,游客只要打开手机扫一扫古树的电子档案二维码,就可以得知它的品种、树龄、生长状态、保护模式、巡护交接记录等信息。“这些古树之所以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比如,当地在修路、修隧道时都特意避开古树。”贾和普对记者感慨。

不远处,西成高铁线上不时有列车呼啸而过。2017年底,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时速可达250公里。秦岭天堑一夕贯通,“蜀道难”成为历史。2018年4月,贾和普第一次乘高铁从成都抵达剑门关。“在中国诗人李白的《蜀道难》里,他写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现在,从成都乘高铁到剑门关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如果李白再来古蜀道,他一定会写出不一样的诗句。”贾和普笑着说。

古蜀道旁,1956年通车运营的宝成铁路、2011年通车的京昆高速公路广陕段、2017年全线通车的兰渝铁路,以及汇入长江的嘉陵江航道纵横交错。一条条公路、一座座桥梁、一支支铁路线连通巴蜀大地……曾经古老的出川门户广元,如今已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贾和普与同伴分享着自己多年来在中国的见闻,感叹着当地从“蜀道难”到“蜀道畅”的飞速变迁。

“我对这条路,这段历史,这种文化传承力量的热爱从未消退。”一路上,贾和普多次重复这句话。在她看来,古蜀道不只是诗句里的文字、博物馆里的展品,还是可以感知、触摸到的真实存在,也是中国发展变化的生动注脚。

热爱

从“蜀道迷”到“蜀道通”

贾和普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她和古蜀道的缘分始于大学时代。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曼荷莲女子学院攻读艺术史的贾和普,选修了中国艺术课程。1963年,在一次跟随老师去波士顿参观展览时,唐代李昭道的名画《明皇幸蜀图》吸引了她:直插入天的岩壁、悬空突出的栈道、曲折迂回的小路……群峰竞秀的中国蜀地山水跃然纸上。“那个场景太美了!我好奇那样的景致是否真实存在?画上的几行中国书法潇洒飘逸,虽然读不懂,但我从此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学习中文。”贾和普说。

2001年,贾和普偶然读到一篇介绍中国古蜀道的文章,一张栈道的配图让她确认了李昭道画中所描绘的千年古道至今依然存在,她立刻萌生了亲眼去看看的想法。不久后,当时58岁的贾和普远渡重洋,来中国寻找那条画中的路。

“我原本计划先乘坐公交车到当地,再继续打听如何走,结果一不小心直接‘闯’进了古蜀道。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脏仿佛都停跳了一拍。”尽管时隔20余年,贾和普对当时的激动之情仍记忆犹新,“我仿佛走进了那张让我神往已久的中国传统山水画,脚下真真切切踩着的是有着2000余年历史的古蜀道。我总觉得,自己与古蜀道有一种奇妙的联系,仿佛曾经在这里生活过。”贾和普说。

这次旅行并不是贾和普第一次到访中国。1996年,她曾到中国游览过长城、黄山、峨眉山等许多享誉世界的风景名胜,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但我一直都渴望探索中国更多的自然风光,探寻更多不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故事。5年后,这个心愿在古蜀道实现了。”一段奇妙的旅程就此开始。贾和普开始一遍遍地带家人和朋友来中国,以广元市剑阁县为中心,在古蜀道不知疲惫地行走、探寻。“如果说第一次走古蜀道是出于好奇,那么此后的20多次则是出于热爱。”她说。

每次返回美国费城,贾和普都会将行走古蜀道的照片冲洗出来并编号珍藏,这些资料清晰地记录了20多年来她镜头下的古蜀道变迁。“古蜀道是这样美、这样充满历史和文化的痕迹,我应该把它介绍给更多美国人,让更多人了解古蜀道、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从2003年起,贾和普几乎每年都会花2—4个月的时间到中国行走古蜀道。从陕西西安到四川成都,再到四川广元,许多地方留下她行走、记录的身影。

2007年,贾和普撰写的英文书籍《中国古蜀道行走指南》在美国出版,这本436页的书籍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古蜀道的风貌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大到具体路线,小到食宿费用……生动、细致的内容让前往古蜀道的外国游客有了“锦囊”。除了写书,她还建立网站、举办展览,“我要努力把古蜀道历史文化推介给更多人。”

从“蜀道迷”变成“蜀道通”,贾和普倾注了多年的时间和心血,如今她已是一名推广中国古蜀道历史文化的国际使者。“古蜀道古老而又生动,穿越千年时光,如今依然生机勃勃,就像中华文明一样,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在母校曼荷莲女子学院的一场演讲中,贾和普饱含深情地说。

友谊

从“一人行”到“众人行”

这次重访古蜀道,贾和普是和9位同伴一起来的。同伴中有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友人,也有被古蜀道吸引主动联系她的陌生人。他们中年龄最小的68岁,最大的82岁,来自美国华盛顿特区、西雅图、纽约等多个城市。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第一次踏上古蜀道。“我想对古蜀道说声谢谢,感谢它能让我欣赏到如此美丽的风景,让我有机会追溯并感受到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内涵。”贾和普的好友芭芭拉·克洛维尔说。

这不是贾和普第一次“带团”走古蜀道。2015年,广元市广播电视台根据贾和普的经历拍摄了纪录片《蜀道使者》,在海外视频网站发布后,许多国际友人对古蜀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联系上贾和普,与她相约结伴同行。“在我重走古蜀道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朋友加入进来。我们还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大家互相交流、分享体验,非常开心。”贾和普高兴地说。

74岁的刘纪汉祖籍四川内江,在美国工作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先后回过四川5次,但从未踏足过古蜀道。他的妻子看到贾和普行走古蜀道的报道后很激动,通过网络地址联系上贾和普,夫妻俩一起报名参加了这次的活动。走在古蜀道上,刘纪汉每每被那些青石板路和参天古柏所吸引,“下一次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带着家人、外国友人再来重走古蜀道。”

3月19日,剑阁县授予贾和普“剑门蜀道国际旅游终身推介大使”称号,以感谢她在研究古蜀道历史、宣传古蜀道文化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这也是当地颁出的第一个终身推介大使称号。“我很开心也很自豪,未来我还会继续重走古蜀道、介绍古蜀道,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古蜀道。”贾和普说。

数十年如一日的探索和研究,贾和普对中国的热爱愈发深沉,这份热爱也影响到她的家人、朋友。贾和普的丈夫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儿子马克在大学选修了中国文化相关专业,小孙女伊丽丝也经常跟着她唱中文歌、写书法。“我计划在有生之年,每年都来古蜀道走一走。希望更多美中青年人可以加入其中,我相信会有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里,参与保护这里,让古蜀道焕发新生机。”贾和普说。

2015年到访古蜀道时,贾和普曾亲手栽种过一株小柏树苗,如今这棵柏树已经长得比她还高出许多了。这次古蜀道之行中,她又和美中友人一起种下了两株柏树幼苗。“我和朋友们约好了2025年再在此相会!未来,我期待古蜀道成为连接美国和中国民间交流的桥梁,希望古蜀道故事能够成为美中人文交流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的一片闪闪发光的绿叶!”

人民日报记者 宋豪新

[ 编辑: 陈廷仁 ]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广州
广东
社会
财经
国际
体育
热评
龙舟水快走了,未来几天雨势减弱,桑拿天即将上线

龙舟水一减弱,气温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往上冲。今天广州观测站最高气温32.1℃,未来几天雨势继续减弱,天气更显闷热。

2024-06-17 19:48
2023年度“广州市美丽乡村”出炉,23条村上榜

17日,市住建局公布了2023年度“广州市美丽乡村”,23条村榜上有名。其中,白云区3条,花都区4条,番禺区3条,从化区7条,增城区6条。市住建局介绍,广州通过建设美丽乡村,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有效促进了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打造了一批独具岭南特色的乡村品牌。

2024-06-17 19:29
广州市总工会发布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

夏日高温,为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近日广州市总工会发出《广州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提示全市各用人单位,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切实保障高温下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权。

2024-06-17 19:02
地铁22号线有新进展,多条在建地铁线路进度更新

近日,在广州地铁二十二号线后通段西塱站的施工现场,随着10号施工块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至此,全线四座车站中已有三座完成封顶。

2024-06-17 18:51
广州深入推进“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获悉,为扎实推进“护苗2024”专项行动,广州市“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创新宣传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护苗·绿书签”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2024-06-17 14:19

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人社局在广东工业大学举办了“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2024”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2024-06-17 13:56
八旬老太肺部“发霉”,支气管镜介入助力患者畅快呼吸

82岁的曾婆婆(化名)咳嗽一个多月未愈,黄脓痰伴着偶尔的咯血,每一声咳嗽都似乎在诉说着她的无助与苦楚。近日,她来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寻求帮助。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后,医生竟发现她的肺部“发霉”了,确诊为右上肺空洞内烟曲霉菌感染——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一场肺部“除霉”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2024-06-17 12:01
海珠联星村更新规划公示 促进片区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

6月17日,《海珠区联星村(南箕社、东方红社)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上进行征询意见公示。

2024-06-17 11:43

近日,广州黄埔区政府委托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编制的《长洲岛整岛提升优化方案》获区政府批准,广州黄埔区长洲岛规划建设工作迎来新一轮优化提升。

2024-06-17 10:27

6月15日,广州市黄埔区萝峰旧村改造项目复建安置区正式启动摇珠分房,39栋共7225套复建安置房将陆续交付到村民手中。

2024-06-17 10:27

深中通道通过交工验收!6月16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这一消息,标志着这座项目历经7年前期筹备、7年艰苦建设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工程质量通过“大考”。待通过行业主管部门核备之后,将正式具备通车条件。

2024-06-17 22:11

6月9日以来,江南、华南及云南、贵州等地持续强降雨,江西中部、浙江南部、福建西部、广东中北部、广西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300~600毫米,局地达700~800毫米。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有1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雨量突破6月极值,福建上杭和云南会泽突破历史极值。湖南、浙江、福建、广西、贵州、云南多地河流超警、水库超汛限,并出现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灾害。

2024-06-17 19:07

6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珠海、惠州、中山市申报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项目推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成为第二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项目首批推送政策性银行的省份。当晚,三个市共8个项目获得两家政策性银行授信326亿元,其中珠海市高新区永丰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获得首笔全国第二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其他项目正在办理放款手续中。

2024-06-17 18:13

2024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广东省开幕式暨佛山市开幕式将于6月18日晚19:30,在佛山岭南天地鲤鱼广场举办。届时,佛山新闻网、佛山头条APP将同步直播!

2024-06-17 17:48
无人机投送救援物资!民警淌过洪水,救出3名被困人员

6月16日,平远县遭遇暴雨侵袭,强降雨来势猛、强度大,防汛形势严峻。平远公安迅速成立指挥部,发出全警集结令,全员到岗到位,由部门负责人分组带队,联合各派出所,迅速赶赴各灾情重点地区,积极救援受困人员,转移群众财物。

2024-06-17 14:25
请绕行!梅州平远一路段因山体塌方实施交通管制

记者6月17日从梅州市平远县公路事务中心获悉,平远县公路事务中心省道S334线K112+000~K113+000段路段因山体塌方,交通中断,现正在抢修。

2024-06-17 14:25
今明两天雨势减弱,35℃高温即将重现广东

雨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弱,今天广州的雷雨比较分散,花都、从化、白云、黄埔、增城和南沙都有些降雨系统在活动。广州市气象台11时31分发布了雷雨天气提示,预计中午到下午广州市区有雷雨,局部雨势较大,并伴有7级左右阵风和强雷电,要注意防雷防雨防风。

2024-06-17 14:18
3天降雨452.6毫米!乐昌38条水毁公路已抢通10条

​连日来,受强降雨影响,韶关乐昌市五山、九峰等镇部分公路中断导致群众出行受阻险情。

2024-06-17 14:09
“人才港大讲堂”探讨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技术新未来

6月16日,广东省人社厅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第14讲,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两地同步举办。

2024-06-17 13:54
广东省减灾委员会启动省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我省梅州、韶关等地遭受严重灾害损失。根据《广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广东省减灾委员会决定于6月17日11时30分启动省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2024-06-17 13:50
江西抚州236国道发生山体塌方,有车辆被埋

6月17日16时40分左右,江西抚州宜黄县东陂镇236国道三溪村入口附近发生一起山体塌方,目前预估塌方面积达5000至6000立方米。

2024-06-17 19:39
冷藏货车违规载人致8人身亡 哪些车辆“坐”不得?

6月15日,河南叶县一辆轻型厢式冷藏货车违规乘人。截至16日3时,事件中8人窒息身亡,引发社会关注。

2024-06-17 16:04
国家医保局:“医保返利”诱导购药是骗局

“有人经常拿好几张社保卡在某门诊部配药,这会不会有什么猫腻?”接到举报后,杭州市医保部门执法人员立即开展调查。

2024-06-17 13:23
福建武平特大暴雨已致4人死亡2人失踪

6月16日,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普降暴雨,当日14时起,局部骤降特大暴雨,24小时过程雨量最大为岩前镇372.4毫米。武平县防指启动防暴雨I级应急响应。全县多地受灾严重。

2024-06-17 13:05
2024填志愿,该选哪些专业?10位院士来支招

2024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志愿填报即将开始。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怎么选择专业?这些专业有何前景?做决定时该考虑哪些因素?光明日报特邀请十位院士,回答考生及家长关心的相关问题。

2024-06-17 13:00
官方:大熊猫“七仔”未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16日发布《关于大熊猫“七仔”相关情况的澄清声明》。

2024-06-17 14:24
机票退改签纠纷问题突出,各方责任如何评定?

​当下,航空出行是不少人出游的选择,航班取消、变更机型等情况也时有发生。

2024-06-17 10:59

“我没容留他人吸毒也没贩毒,只是帮朋友保管一下这东西,也构成犯罪吗?”被告人王某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帮朋友做了件举手之劳的小事,怎么就引来牢狱之灾?

2024-06-17 10:31

今天(6月17日)江南、华南等地强降雨持续,湖南南部、江西中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同时,随着暖高压脊东移,今天开始,华北、黄淮、江淮等地的高温天气将再度发展,东北30℃以上的炎热天气增多。

2024-06-17 08:27
一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遇难,河南叶县通报

6月15日22时许,一辆车牌号为豫DJ103F的轻型厢式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行驶至叶县洪庄杨镇境内(兰南高速平顶山站出站口西500米加油站)时,司机发现车厢内8人窒息昏迷,迅疾拨打120进行紧急抢救。经全力抢救,截至16日3时,8人不幸遇难。

2024-06-17 07:45
147.8亿件!5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前五个月,快递市场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特点,月均业务量超130亿件,特别是5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147.8亿件,继今年1月创造单月快递业务量历史新高后,再次刷新月度业务量规模记录,折射出快递行业规模加快扩大,发展动力持续释放的良好态势。

2024-06-17 16:04

在短视频平台上,你能看见一万种年轻人把自己送进医院的神奇操作。“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在年轻人的养生哲学里已经落伍了。身体发出亚健康的警告信号,脆皮年轻人们已经接收到了,更多稀奇古怪的“散装养生”法正在流行。

2024-06-17 10:17
价保被拒、退货被拒、延迟发货……6·18购物节到来,消费者怎么维权?

商家不发货、申请价保被拒、七天无理由退货被拒……6·18购物节到来,在消费者尽情网购的同时,如果遇到上述问题,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4-06-17 13:21

时值“618”购物节,各类金融机构紧抓时机,通过降利率、提额度等方式加大消费金融产品营销力度。

2024-06-17 14:28
国家统计局: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0%。

2024-06-17 10:28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国家统计局17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1亿元,同比增长3.7%。

2024-06-17 10:21
央视曝光的温州多家乳胶枕造假企业曾遭环保处罚

据天眼查显示,被央视曝光的温州嘉泰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温州臻荣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温州佳盛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温州创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均曾多次因环保问题被当地监管部门处罚。

2024-06-17 10:14
我国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运行总体平稳

今天(6月17日),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出炉。

2024-06-17 10:03
5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2024年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时表示,2024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2024-06-17 09:41
牛肉价格大跌:同比下降12.9% 跌至去年以来新低

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相较于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3%,牛肉价格同比下降了12.9%,跌至去年以来的新低。

2024-06-17 04:17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6月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韩国适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情况较为严重,未婚男性人数比未婚女性多19.6%。

2024-06-17 19:08

最近,大批示威者聚集在白宫外,身着红色服饰,高喊“我们就是红线”,抗议美国政府纵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推进军事行动并造成严重伤亡、不断踩踏“红线”。

2024-06-17 21:02
普京将于18日至19日访问朝鲜,19日至20日访问越南

据克里姆林宫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6月18日至19日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日至20日访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2024-06-17 19:39

当地时间1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经解散。

2024-06-17 16:51

据日本共同社17日报道,日前,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公布了发生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内部辐射量调查结果。

2024-06-17 16:49

不同于其他机场的高空城市景观,当记者乘坐的飞机即将降落在洪都拉斯第二大城市圣佩德罗苏拉时,只见机翼掠过香蕉林,远方蕉叶在热带阳光下青翠欲滴。

2024-06-17 16:48

当地时间6月15日,七国集团峰会在意大利落幕。

2024-06-17 16:26

中哈天然气管道横跨哈萨克斯坦4个州,终点到达中国新疆霍尔果斯。管道ABC三线并行,单线长度1310公里,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6-17 09:30
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

英国安迅思公司数据显示,受“一次性因素”影响,今年5月,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近两年来首次超过美国天然气,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

2024-06-17 16:02

瑞士大叔退休后定居大连,点赞这里美丽又宜居,说“这是我的故乡”!干净整洁的街道、晴朗湛蓝的天空、成群结队的海鸥、碧波万顷的大海……

2024-06-17 16:46
中国体操队公布巴黎奥运会名单,邹敬园、张博恒领衔

北京时间6月17日,中国体操协会公布2024年巴黎奥运会体操、蹦床、艺术体操项目参赛运动员名单,邹敬园、张博恒入围,杜思雨落选。

2024-06-17 20:45

6月13日晚,为期三天的第六届亚洲大学生三对三篮球锦标赛在舟山普陀顺利落幕。

2024-06-17 17:54
巴黎奥运会女排分档确定,中国队位于第三档

巴黎奥运会女排共12支参赛队将被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四队。法国作为东道主,自动占据A组1号签位,B组1号签位和C组1号签位分属世界排名前二的巴西和意大利。

2024-06-17 14:26
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部分主力不参加世联赛决赛

主教练蔡斌表示,这种安排是让更多年轻队员能够通过总决赛的高水平比赛得到锻炼,同时也为巴黎奥运会的比赛做铺垫。

2024-06-17 12:15

2024欧洲杯开局青春无敌。巴萨小将亚马尔的父亲将更多成为皇马的座上宾,他的儿子正在不断改写欧洲杯“最年轻”纪录。

2024-06-17 04:17
姆巴佩明日登场 法国队目标冠军

是日,法国队和比利时队要登场,继英格兰队的贝林厄姆之后,另一位金球奖有力竞逐者姆巴佩即将亮相。

2024-06-17 04:17

当日,在德国汉堡进行的202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小组赛D组首轮比赛中,荷兰队2比1战胜波兰队。

2024-06-16 23:53
中国女排3∶0波兰队!世联赛中国香港站四战全胜

6月16日,2024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结束最后一个比赛日的角逐。中国女排以3∶0战胜波兰女排,取得四连胜。

2024-06-16 21:57
巴黎奥运会女排12强确定,抽签仪式将于19日举行

今天,世界女排联赛分站赛迎来收官日,日本福冈站率先进行的一场比赛中,荷兰队3-0(25-21、25-11、25-17)横扫韩国队,锁定最后一张巴黎奥运参赛门票。

2024-06-16 14:22
让二追三 中国女排3比2成功逆转世界第一

在今晚结束的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角逐中,中国女排以3比2逆转世界第一的土耳其女排,5局的比分是21比25、17比25、25比21、25比23和15比13。

2024-06-15 23:19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应用。在教育领域,产生“AI+作业”的现象。

2024-06-17 10:34
高铁调价:让市场温柔地追

经济学中有句老话:凡是市场能解决的事儿,就让市场来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事儿,才由政府出面解决。

2024-06-17 04:17
发挥华侨文化优势,助力广州文化建设

​华侨历史文化遗产是华侨在海外生存、创业、奋斗及回国参加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资源。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有着丰富多彩的华侨历史文化资源,浓缩、记载和见证了羊城的沧桑变迁与华侨的家国情怀。

2024-06-17 04:17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广州要打造世界旅游名城,可从“一新三高”四大方面加快推进旅游强市建设。

2024-06-17 04:17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2024-06-17 04:17
高铁进城 为强枢纽加分

日前,全国铁路实施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夕发朝至”的高铁动卧首次开进广州中心城区。

2024-06-17 04:17

划了两千年的龙舟,正在以一种很燃的方式,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2024-06-14 14:30
让“共享”助力社区托育

家长也能“共享”。记者走访江苏无锡、广东广州、四川成都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了解进一步提升社区托育服务质量的探索。

2024-06-14 09:40
免密支付,安全不可“免”

免密支付,安全不可“免”。对该功能存在的漏洞,不能听之任之,务必要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其套上制度缰绳、打上安全补丁。

2024-06-14 04:23

“听不见鸡叫,还是农村吗?”半月谈记者近期走访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走偏现象,有的“村中不闻鸡鸣,池塘不见鸭鹅”,有的“主路反复割草,小巷藏污纳垢”。

2024-06-14 04:23
19:48 龙舟水快走了,未来几天雨势减弱,桑拿天即将上线
龙舟水快走了,未来几天雨势减弱,桑拿天即将上线

龙舟水一减弱,气温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往上冲。今天广州观测站最高气温32.1℃,未来几天雨势继续减弱,天气更显闷热。

[详细]
19:29 2023年度“广州市美丽乡村”出炉,23条村上榜
2023年度“广州市美丽乡村”出炉,23条村上榜

17日,市住建局公布了2023年度“广州市美丽乡村”,23条村榜上有名。其中,白云区3条,花都区4条,番禺区3条,从化区7条,增城区6条。市住建局介绍,广州通过建设美丽乡村,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有效促进了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打造了一批独具岭南特色的乡村品牌。

[详细]
19:02 广州市总工会发布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
广州市总工会发布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

夏日高温,为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近日广州市总工会发出《广州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提示全市各用人单位,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切实保障高温下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权。

[详细]
18:51 地铁22号线有新进展,多条在建地铁线路进度更新
地铁22号线有新进展,多条在建地铁线路进度更新

近日,在广州地铁二十二号线后通段西塱站的施工现场,随着10号施工块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至此,全线四座车站中已有三座完成封顶。

[详细]
11:43 联星村更新规划公示 促进片区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
联星村更新规划公示 促进片区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

6月17日,《海珠区联星村(南箕社、东方红社)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上进行征询意见公示。

[详细]
04:17 2024广州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6月16日-18日举办
2024广州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6月16日-18日举办

6月16日至18日,市安委会办公室牵头在琶洲广交会展馆举办2024广州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

[详细]
04:17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设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设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

传承科创基因,汇集创新要素,6月15日至16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第二届INNOTECH创科嘉年华举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