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广东省商务厅召开“广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情况媒体通气会”,会上记者获悉,今年1-2月,广东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84家,同比增长16.8%,展现出强劲的外资吸引力。其中,广州等地市“引资”表现也同样亮眼。今年1-2月,广州全市实际使用外资74.24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32%)。
除了交出“成绩单”,会上还介绍了广东新一轮外资激励政策。据悉,对符合相关条件、在珠三角6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投资,当年实际外资达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按照高技术制造业新增实际外资金额3%,高技术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2%,其他行业1%的标准进行奖励。其他15个市的实际外资起点放宽到1000万美元。据悉,该政策实施以来第一批符合条件的外资项目将在今年上半年获得相关奖励。
成果丰硕:今年前两个月省内实际到资超1亿美元的外资项目达7家
据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朱小军介绍,2025年1-2月,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84家,同比增长16.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3.1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好于全国和主要经济大省,展现出强劲的外资吸引力。
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外资表现亮眼。全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4.1亿元,同比增长34.5%,较整体增速快28.6个百分点,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31.8%。从外资来源地看,发达经济体对粤投资增长较快。来自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投资增长52.2%,其中来自欧盟地区投资增长70.4%。来自东盟国家增长45.2%。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5月,广东出台了新一轮外资激励政策,有力推动了一批优质项目增资扩产。“今年前两个月,省内实际到资超1亿美元的外资项目达7家、实际外资15亿美元。”朱小军会上介绍称。
据悉,位于广州经开区的百济神州持续加码创新药研发投入,该公司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的大分子生物药生产基地达产后,将助力该公司成为中国PD-1单抗药物产能最大的企业。
“广州去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445家,同比增长27.4%,全国每新设7家外资企业就有1家在广州。”据广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政介绍,今年1-2月,广州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40家,同比增长4%;实际使用外资74.24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32%)。华南美国商会发布《2025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显示,广州连续第八年被评为中国首选投资目的地。
粤式引力:符合相关条件外资项目最高可获新增实际外资金额3%的比例奖励
作为外资强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5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将近6000亿美元。通气会上,广东省商务厅外资处处长肖伟透露称,今年广东省将力争招引更多高水平、强带动的外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如何进一步强化“引力”?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利用好外资奖励政策。肖伟表示,此前广东省出台了新一轮的外资奖励政策,对符合相关条件、在珠三角6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投资,当年实际外资达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按照高技术制造业3%,高技术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2%,其他行业1%的标准进行奖励。其他15个市的实际外资起点放宽到1000万美元。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实施以来,第一批符合条件的外资项目将在今年上半年获得相关奖励。
此外,广东还推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近年来,我们先后评选三批6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今年我们还将开展第4批总部评选”,据肖伟介绍,对符合相关条件、获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外资企业,属于珠三角6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的,当年实际外资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可获得一次性500万元奖励。其他15个市的实际外资起点放宽到500万美元。
肖伟还提到关于医疗、电信等领域的开放试点政策。据介绍,当前广东自贸试验区已获批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而且广州、深圳获批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广东将全力支持外资企业把握试点机遇,在省内落地一批标志性项目。
会上记者获悉,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广东省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明确2025年全省100场以上“投资广东”系列重点招商引资活动。
此外,广东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刘德增介绍了《广东省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粤投资的若干措施》的主要内容,表示广东将创新“海外主权基金 + 招商引资”模式,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持续加大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关键领域的绿地投资、股权投资。
广州方案:每季度至少举办一场外资专题沙龙活动
聚焦广州,这一“首选投资目的地”将如何进一步吸引利用外资?记者了解到,广州将深化重点领域开放,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认真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加大力度吸引外商投资制造业。此外,广州还将构建“大招商”体系,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在去年成立的市投资发展委员会统筹下,加快优化招商体制机制,构建“大招商”体系。强化招商品牌建设,推动形成“投资广州”主品牌和“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广州城市合伙人(投资广州全球合伙人)”等系列子品牌。充分发挥国际会展中心的大展会资源,以产业地标、产业IP为抓手加强产业集聚型招商。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选准细分赛道和靶向企业实施精准招商,前瞻性谋划欧美、日韩、中东等区域重点项目招引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优化开放平台载体,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包括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广州经开区、南沙经开区、增城经开区和去年新获批的花都经开区等4个国家级经开区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示范带动作用等。记者获悉,为增强外商投资服务效能,厚植营商环境“沃土”,近年来广州市先后出台“外资高质量发展20条”和“优化外商投资环境12条”,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和全流程服务;成立稳外资工作专班,建立市领导联系跨国企业直通车机制和外资企业“白名单”服务机制,定期举办重点外资企业圆桌会、重点国别企业交流会,畅通政企交流渠道,及时回应企业关切,高效解决企业问题。
接下来,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广州每个季度都会至少举办一场外资专题沙龙活动。同时,强化商协会桥梁作用,在广州开发区、天河CBD、广交会等外资企业集聚区和重点平台建设多个外商投资服务工作站。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许晓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