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鹏汽车宣布,今年将会量产其自主研发的“一颗三用”图灵芯片,这是全球首颗可同时应用在AI汽车、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的芯片。广州企业的这一研发突破让不少人注意到了芯片在低空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低空飞行器翱翔要靠芯片“大脑”“指挥”。众多国内芯片企业正在这条新赛道上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广州企业正是其中的优秀“选手”。
集成电路行业迎来利好
一架低空民用无人机身上就可能装配超过10种芯片,包括通信、用电、算法、图像识别、定位、导航以及各种环境传感器。当有更多飞行器低空翱翔,芯片行业也将在这个全新赛道上大展拳脚。
根据摩根斯坦利报告的预计,2035年全球城市空中出行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5万亿美元。如果按照汽车集成电路占整车成本10%的比例,城市空中出行中蕴含的集成电路行业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近千亿美元。
芯片行业在智能汽车产业中的技术积累,可以在飞行汽车应用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纳芯微技术专家张雪霁告诉记者,此前在汽车领域中的传感器、驱动芯片、电源芯片、接口和隔离器以及信号链等多类产品,已经帮助纳芯微打造了适配低空飞行的电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等关键芯片解决方案。
广州国产芯片力图“超车”
对于国产芯片厂商而言,低空经济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超车”契机。
“低空经济对供应链能力的需求与汽车高度重合,这非常利好国产产品供应链,有望推动国产芯片进入更广阔的智能化市场。”张雪霁以纳芯微为例说明,纳芯微的多款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能为飞行控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聚焦汽车应用来开发产品,行业头部定制化产品的思路,有望使国产芯片从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优势渗透到低空经济领域。”
如果说电驱动系统解决了“飞起来”的问题,那定位导航系统芯片则要解决“飞到哪”的问题,扎根广州17年的泰斗微电子正是这个领域的翘楚。泰斗微电子总经理助理文文表示:“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成功后,国产导航接收机终端正在逐步实现以北斗信号为主、其他导航系统信号为辅,这个转换正是国产卫星导航芯片厂商全面走向前台的历程。”目前,泰斗微电子正跟一些机构合作,把国内最先进的北斗技术应用于低空经济。
AI让广州芯片业更自信
未来,低空经济还将持续给芯片行业带来更多新机会。芯粤能半导体研发副总裁相奇认为,低空飞行器比新能源车可能更适合用国产碳化硅芯片,“因为低空飞行器对成本和价格不那么敏感,但对体积、重量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碳化硅恰恰就可以做得很小、很轻,而且在对成本没有那么敏感的情况下,也可以便于做一些安全冗余和可靠性冗余的设计”,相奇说,“另外,在国内、广州市内甚至就在我们南沙区内,产业链融合的优势非常明显。”
泰斗也对国产芯片产品充满信心。文文告诉记者,泰斗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导航、授时、高精度单北斗认证芯片的公司,专利申请数量在导航芯片同行里面排名全球第一。他向记者解释了一款“授时产品”,“北斗卫星上面有一个‘铷原子钟’,作用是提供精确时间,而泰斗的芯片在接收铯原子钟提供的时间信息时可以去掉延时,将整体误差控制在5纳秒以内。我们的北斗芯片产品在国产第一梯队,在一些细分领域,我们已经是单项冠军。”
人工智能崛起也给了国产芯片更多乐观的理由。相奇展望,AI可以让芯片半导体工厂管理运行更加有效;AI还可以辅助研发人员进行高效的文献调研,虚拟DOE、提速仿真效率等,从而压缩研发周期。“人工智能还可以加速工程师团队的培养,通过合理使用AI工具,不仅拓宽了工程师的专业知识边界,更系统提升了工程师的问题诊断能力”,相奇说,“人工智能帮助半导体行业更好发展是大势所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钟达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麦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