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广州> 正文

“敲门行动”守护高龄独居老人

2023-07-20 04:19 来源:大洋网

今年入夏以来,广州进入持续高温的“烧烤模式”,这对老年群体尤其是一场“烤”验。 如何让那些高龄独居老人安然度过高温天?记者了解到,各社区和志愿者们正积极行动,为辖区内独居老人“一人一档”建立健康台账,经常对这些老人进行“敲门唤醒”,关注其身体和生活情况,通过送诊上门、送餐上门、送防暑用品等多种方式帮助老人们应对高温。连日来,记者跟随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实地体验“助老员”们如何帮高龄独居老人安度炎夏。

预防老人中暑

敲门再久也要坚持

“最近广州持续高温天气,我们热线接到的求助明显多了。”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理事长刘伟全说,持续高温下,协会志愿者服务老人的频率更高了。

几天前,志愿者们接到一个电话求助,一位在外地的男士表示,他独居的父亲今年80多岁,有高血压,最近天气热,老人总觉得身体乏力,这让他不放心,只能抽空打电话问候,但当天电话始终打不通。

了解情况后,志愿者们第一时间上门查看,发现老人家的门虚掩着,站在门口询问,听到老人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从房间里传出来,他们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上门查看,医生仔细检查老人的身体,并测量血压、血糖、脉搏等,经诊断老人是因高温天气引发身体不适,已经出现明显中暑症状。原来,老人儿子打电话过来当天,老人浑身无力,一直躺在床上休息。经过防暑降温处理后,老人症状好转,志愿者们叮嘱老人“高温天要多喝水,注意开窗通风,该开空调时一定要开空调”。

刘伟全告诉记者,志愿者在了解老人情况后会将反馈制成表格同步给有关人员,如老人家中空调、电扇等产生故障,相关社区干部和“助老员”即可帮助解决老人需求。“从6月开始,我们的‘电话大使’每天都要和独居或空巢老人联系两次,询问其身体状况。”

不只是每天打电话,志愿者们近期还通过“敲门”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下午3时,估摸着老人们睡醒了午觉,志愿者覃朝晖带上一份陈列着十余位老人信息的清单,直奔几位独居老人的家中。在一栋老旧的楼梯楼,她冲着其中一扇铁门敲了足足5分钟,“马婆婆,你在吗?”马婆婆刚睡醒,她将覃朝晖迎进门,顺手打开客厅的吊扇。“空调怎么没开呀?”覃朝晖关切地问。“我心脏不好,空调吹太久难受;天太热也难受。只能开一会儿,关一会儿。”马婆婆说。

原来,这是一场为守护独居老人安全而开展的“敲门行动”。炎热天气下,志愿者们兵分几路,定期到社区的独居和空巢老人家探望。今年85岁的马婆婆因为腿部残疾行动不便,之前还中风过,是志愿者们多年的重点服务对象。

覃朝晖表示,敲门许久得不到应答是常有的事。“很多老人不用手机,没办法提前联系,有些时候老人又刚好不在家。”她说,更多时候由于老人听力不好,敲开门也很费劲。“经常要一边喊一边敲门,老人才听得见。”

覃朝晖表示,志愿者上门“敲门”不仅是守护老人在酷暑中的安全,也能满足一些老人的心理需求。“每次上门,老人都会拉着我们的手聊家长里短,他们太需要陪伴了。”

“一对一”结对上门

“助老员”手把手教老人用空调

“吴伯,最近天气很热,你感觉怎么样?”中午11时,志愿者梁卫国准时敲响了吴伯家的门。“小梁,你来了。”见到梁卫国,吴伯眉开眼笑。被吴伯称为“小梁”的梁卫国今年已经72岁了,他和吴伯开展结对服务已有十多年。2016年,吴伯的老伴去世,梁卫国前去探望吴伯的次数也更多了。

“我们社区的独居老人有十多位,每一位我们都有一对一志愿者上门服务。”梁卫国介绍,吴伯今年89岁,因为有中风后遗症,半边身体不能动弹,并且语言和听觉功能也都受损,他平日里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能有人上门陪他聊天。

梁卫国进门后,将带来的防暑用品交到老人手上,顺道还到附近的长者饭堂为吴伯打来了可口的午饭。吴伯边吃饭,边和这位老伙计聊起了天。

晌午时分,吴伯的小屋像蒸笼一般闷热,持续高温下,他依然只靠着一台吊扇来缓解闷热,老人平时非常节省,舍不得开空调。“家里有空调但我从来不用,一个人用太费电。”

梁卫国在和吴伯攀谈时了解到,老人前段时间已经出现过中暑症状了。两周前,老人吃饭没胃口,觉得头昏脑涨,还有点发烧,他在家睡了两天才扛了过来。“你这是中暑症状,下次千万不能硬扛,会有生命危险。天气太热,空调还是要开的,电费花不了多少钱。”梁卫国赶忙为吴伯宽心。

志愿者梁卫国教吴伯使用空调遥控器。

梁卫国在老人房间找了一通,才在凉席的一角发现一个布满灰尘的空调遥控器,里面没有电池,显然很久没用过了。梁卫国买了两节电池装上,开始手把手教吴伯使用空调。“你按一下这个开关键,空调就开了,然后‘模式’这里选制冷模式,晚上睡觉时如果担心风太大,可以调成‘睡眠’模式。”关于空调遥控器的使用,梁卫国给吴伯讲解了20分钟,但老人依然对着遥控器上的几个按钮直摇头。梁卫国于是在开关按钮上贴上了一层显眼的红色胶布。“如果开空调,就按红色这个。”他告诉老人。

西瓜、绿豆汤、防暑药……

“清凉慰问”让老人暖心

覃朝晖是一名经常帮助独居老人的“助老员”。这几天高温难耐,她隔天就会上门与高龄独居老人聊天,为了给老人送去清凉,覃朝晖当天5时就起床煮绿豆汤。“今天我们一共要为社区的十多位老人送绿豆汤和清凉饮料。”

上午9时,覃朝晖带着儿子一起上门探望独居的失明老人林伯。覃朝晖介绍,林伯今年77岁了,独居已经有20年了,而连日来的高温天气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少困扰。“他吃饭没胃口,家中的电风扇也出故障了,晚上热得睡不着。”因为林伯住的是平房,每到中午屋子就热得像蒸笼一般,为了降温,他只好反复用冷水冲凉。

志愿者覃朝晖(中)带着防暑用品探望视障老人林伯。

当天上门的覃朝晖和儿子很快修好了林伯家出现故障的电风扇。覃朝晖还为老人带去了西瓜、绿豆沙、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食品或药品。

过去20年,林伯一直在黑暗中度过,洗衣、做饭、扫地全靠他自己摸索。但志愿者们的上门探访为他排忧解难,让他感受到了温暖。“最近天气炎热,志愿者们来探望我的频次高了很多,基本上每星期都会上门两次。”说起志愿者们的“清凉慰问”,林伯十分感激。

送清凉也送安全

还要帮老人家中“排雷”

高温天气下,除了担心老人中暑外,志愿者们还要考虑老人家中的各种安全隐患。

打开吴伯家的冰箱,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这东西看起来好像变味道了,不能吃要丢掉。”梁卫国仔细翻看冰箱,发现一包用塑料袋裹着的番薯和玉米,上面已经有霉点,明显已经变质,但老人还是舍不得扔。“这袋东西不能再吃了,会生病住院的。”梁卫国严肃地叮嘱吴伯。临走前,梁卫国还帮助检查吴伯家中的水电及煤气设施是否安全。

傍晚时分,在80多岁的李奶奶家中,志愿者彭春燕发现李奶奶家的午餐用一个罩子罩着,里面是一锅菜粥。原来,李奶奶生活十分节俭,每天早上她煮一锅粥,然后就从早上一直吃到晚上。老人家中有冰箱,但却没有将饭菜放进冰箱的意识。“李奶奶,现在天气热,早上的饭菜不放冰箱,到晚上吃可能就变质了。”彭春燕边说边将已经断电的冰箱插头插上。“其实我们在高温下上门为老人服务,除了送清凉,也要帮老人家中‘排雷’,消除安全隐患。”彭春燕说。

“我家空调太冷,我不会调温度,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近日,马婆婆在电话中求助。接到求助后,志愿者们带着西瓜、清凉饮料和药品上门慰问,上门后他们还发现,马婆婆的房间内各种电线缠绕在一起,在高温天气下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志愿者赶紧找来专业人员对房间电线进行了重新布局,一番整理后,马婆婆家清爽干净多了。

建立“服务网络”

关爱独居老人“不掉线”

不只志愿者,各街道和社区干部也积极行动,帮助独居高龄长者度过炎夏。

在天河区黄村街道庙元社区,60岁以上老人约占1/3。该社区居委会主任麦锦发表示,平时这些独居老人就是社区关注的重点对象,“最近高温天气,他们就更令人牵挂了。”麦锦发手头有一份“重点老人情况表”,详细记录着每一位独居老人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

社区干部麦锦发检查老人家中煤气安全情况。

麦锦发说,为帮助高龄独居长者度过高温天气,居委会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给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送诊上门”和“送餐上门”服务。对于社区内的十多位独居老人,社区实施“每日观察”,每天都会有社区干部打电话询问老人情况,重点关注独居老人用电、用气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排除;还重点关注老人是否中暑以及血糖、血压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海珠区江南中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高温天气下,街道“一人一档”为每位高龄独居老人设立台账,详细掌握情况,并通过三级“服务网络”,为老人织起“爱心网”。首先是街道和社区干部会定期上门探访、慰问老人,高温天气下探访频次会明显增加;其次社工、志愿者每天会对辖区高龄老人开展关爱服务,有需要街道和社区提供支持的可随时联动;此外,各社区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物业管理公司、在职党员等积极开展高温走访关爱活动,确保老年人安全度夏。

番禺区洛浦街党工委党建专职副书记李艺妍也告诉记者,高温天气下,独居老人更加需要关爱。街道已经建立起独居老人探访服务制度,链接各种服务资源,让独居老人享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服务。一是社区定期对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探访和回访,及时解决生活难题,做到随时和老人保持联系,24小时“不掉线”;二是借助专业的志愿者、社工力量,为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尤其对重点特殊老人进行重点照顾;三是发动在职党员、老党员、热心街坊成立服务队,织密为独居老人服务的“安全网”。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实习生 祝明月

[ 编辑: 何雯飔 ]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广州
广东
社会
财经
国际
体育
热评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水库通过蓄水验收
12月7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民生项目——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再传捷报,该工程唯一新建调蓄水库高新沙水库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验收,并全面开始蓄水工作,为实现工程通水迈出坚实一步。
2023-12-09 15:50
马力十足!老照片里看历届广州马拉松
12月10日,广州马拉松赛将迎来第十届赛事!十届以来赛事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年的赛事有什么亮点?海报带你回顾历届“广马”,看广州马拉松如何成为展示广州城市形象和社会发展成果的靓丽名片。
2023-12-09 15:21
数据赋能城市“智”治,广州这些工作获肯定
数据如何为城市治理赋能,推动城市“智”治?广州做的哪些工作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2023-12-09 12:24
12月8日,2023年全球市长论坛之“城市高水平开放暨全球城市评价研究”分论坛在广州举行。
2023-12-08 23:36
昨日下午,在第二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暨“数字湾区”发展论坛期间,由广州市政府主办的数据要素论坛暨首届广州数据交易会在广交会展馆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出席。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广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孙志洋致辞。
2023-12-09 10:00
12月8日上午,2023年全球市长论坛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广东省副省长张新,广州市代市长孙志洋在开幕式上致辞,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市政协主席李贻伟出席。
2023-12-09 09:59
全球市长论坛分论坛热议湾区发展、高水平开放、人工智能和美好人居
12月8日,2023年全球市长论坛开幕,“湾区和都市群协同发展”“城市高水平开放暨全球城市评价研究”“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绿美城市和美好人居”4场分论坛同时举行,与会嘉宾分别就上述议题分享经验,交流学习。
2023-12-09 04:17
大湾区ESG年度榜样企业本月公布
在公众的传统认知中,追逐利润是一家企业的“里子”,创造社会价值则是“面子”,谁会为了“面子”放下“里子”呢?过去这些年,商业向善作为一种新的观念,以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指数呈现出来,正席卷商界,颠覆了过去的商业原则。
2023-12-09 04:17
近日,八号线石潭站通往白云火车站的换乘通道完成“三权移交”,为白云站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未来该通道开通后,石潭站将与白云火车站无缝衔接,乘客无需上地面就可以实现换乘。
2023-12-09 04:17
非遗就在生活中,“非遗广州红”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
12月8日,2023年“非遗粤传承 漫步广州红”——非遗奇妙剧场巡演活动在广州市文化馆圆满举办。
2023-12-09 04:17
12月8日,以“网聚好心正能量,奋进文明新征程”为主题的2023年茂名市网络文明大会召开,全方位展示今年网络文明宣传季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凝聚网络空间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2023-12-09 12:08
韶关有猩猩攀爬居民楼?物业:报警了没抓住
12月7日,广东韶关一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称在明日星城小区有一只疑似猩猩的黑色野生动物在外墙攀爬,身形矫健。12月8日,潇湘晨报记者从小区物业一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小区发现后已报警,但目前尚未抓到。
2023-12-09 10:08
考生注意!广东2024年专升本1月12日开始预报名
12月8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工作规定》,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月12日09:00至19日18:00,2024年1月23日17:00为报名交费截止时间。
2023-12-09 09:14
《碧海飞沙 畅谈茅奖》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重游台山川岛,谈《白门柳》创作始末。
2023-12-09 11:13
内地居民小李近日将赴香港旅行,他点开手机里“湾事通”小程序,轻松办理了境外手机流量套餐、购买到跨境车票,并订好心仪酒店。
2023-12-09 10:35
日前,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省教育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厅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推进全省道路交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
2023-12-08 20:52
家用燃气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产品质量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3-12-08 20:00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在全省上下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
2023-12-08 19:50
12月8日上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暨“数字湾区”发展论坛在广州开幕。
2023-12-09 10:01
助推湾区生物医药成果转化!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分论坛在港举办
12月7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和广州开发区知识城国际知识产权促进会主办,生物岛实验室协办的“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分论坛——大湾区生物医药知识产权的合作与竞争”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举办。
2023-12-08 19:28
新生要去一乡镇中学检测肺结核?官方:深表歉意
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西上饶两部门要新生去一乡镇中学检测肺结核?官方:网传截图上印章是假的 正调查》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关注。
2023-12-09 16:58
缩骨功?170厘米身高男子钻进20厘米门缝偷东西
街边很多商铺都是玻璃门,用的U型锁、链条锁锁门,用力拉动会有十几厘米左右的缝隙,“一般情况”是钻不进去人的。
2023-12-09 15:55
超万元买五星级酒店自助餐年卡限消龙虾海参?酒店:明年起执行
“吃一年美高梅酒店自助是什么体验?”12月8日,网络博主“啵力女孩”发布了自己连续91天吃自助的视频。
2023-12-09 15:22
儿童面膜突然热销,是智商税还是新时尚?
随着美妆的推广发展,美容和化妆用品日益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其中面膜产品的市场也从成人延伸到儿童身上。
2023-12-09 15:22
男子吃火锅被“天降”老鼠抓破头?已介入调查
12月8日,浙江义乌某火锅店内,几只老鼠从天而降,有的落在餐桌上,还有的直接落在了客人头上,有人称客人的头皮疑被老鼠抓破。
2023-12-09 17:11
马戏团表演孩子们排队骑虎拍照?警方:已前往调查
近日网友反映,广西百色田东县的马戏团表演中,有孩子排队骑老虎拍照。12月8日,当地警方回应,已派人去现场查看。
2023-12-09 16:00
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40千米
12月09日14时19分在台湾宜兰县海域(北纬24.43度,东经122.72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
2023-12-09 14:28
暴雪和寒潮!中央气象台发布双预警
9日至11日,东北地区、华北、黄淮、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等地气温下降6~10℃,东北地区中部、华北南部、黄淮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2℃以上。华北、黄淮一带还将迎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局地有大暴雪。
2023-12-09 14:06
牛河梁遗址新发现让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线向历史纵深推进约五六百年
今天(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工作最新研究成果,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划分方式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
2023-12-09 12:25
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不能简单地大规模新建老年食堂
民政部日前动员部署各地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准确把握、抓细抓实老年助餐服务的关键环节。
2023-12-09 11:20
11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 环比下降0.5%
2023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4.2%,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下降1.4%,服务价格上涨1.0%。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3%。
2023-12-09 09:39
为进一步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3-12-08 20:05
关系收入!7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一图看明白
一年一度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已于12月1日开始。
2023-12-08 13:37
点餐要关注公众号?海底捞等被点名......
12月7日,山西省、太原市两级消费者协会通报“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体察结果。
2023-12-08 13:46
近日,南方加入降温大军,局地降温10℃以上,部分地区还伴随雨夹雪。寒潮催热保暖消费,京东数据显示,防寒保暖相关产品持续热销,南方人成购买主力。
2023-12-08 11:27
年终总结AI代写?年底部分商家单量超6万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深入到金融、医疗、教育、娱乐等各个领域。过去,撰写年终总结报告是许多人头疼的问题。而现在,AI的应用,似乎让这一过程变得高效轻松了。
2023-12-08 08:30
“降价潮”来了!买一辆车,立省20000元!你心动了吗?
​临近年末,车企销售进入“冲刺”阶段,为了吸引此前观望的消费者,部分汽车品牌推出了购车补贴、限时优惠等措施。
2023-12-08 07:3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在线支付、线上借款等金融服务在公众日常生活中的触达率越来越高。
2023-12-08 07:03
由长三角三省一市企业联合会共同发布的2023长三角百强企业排行榜近日出炉。长三角百强企业2022年整体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到20.2万亿元,同比增长6.00%。
2023-12-08 07:00
金价短期有阻力 目标冲2400美元
12月7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1月末黄金储备7158万盎司(约2226.39吨),环比增加38万盎司(约11.82吨),为连续第13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3-12-08 04:19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8日表决一份巴以局势决议草案,内容包括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人道主义停火,但遭美国否决。
2023-12-09 20:25
2018年12月9日,中国企业承建的挪威第二大桥哈罗格兰德大桥通车。5年来,每天都有数千辆机动车通过大桥穿梭于峡湾两岸,为挪威北部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注入动力。
2023-12-09 20:25
7枚炮弹落入美国大使馆,美国国务院发声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以及一处美军基地8日遭到多轮火箭弹和无人机袭击。
2023-12-09 16:04
美国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例激增 疫苗却供应紧张
最近,美国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例激增,但预防感染这种病毒的疫苗自10月起供应持续紧张。
2023-12-09 15:21
由于以色列军方对加沙地带的持续轰炸,仅加沙地带中部的阿克萨烈士医院在过去24小时内就接收了71名死者和160名伤员。
2023-12-09 16:33
美国8日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一份旨在推动实现巴以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多国对此表示失望和遗憾。
2023-12-09 19:14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2月6日报道,北京在全球贸易和金融领域推广人民币的计划正在取得进展。
2023-12-09 16:38
巴以冲突仍在继续,无辜生命正在消逝。
2023-12-09 16:28
纳米比亚开国总统努乔马8日表示,中广核铀业斯科有限公司(斯科)湖山铀矿项目是纳中两国友好合作的典范,为纳米比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2023-12-09 16:27
在刚刚结束的女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范可新夺得银牌,王晔夺得铜牌。
2023-12-09 16:39
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刘少昂、林孝埈晋级男子500米决赛
在男子500米半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刘少昂、林孝埈晋级A组决赛,刘少林晋级B组决赛。
2023-12-09 16:39
在刚刚结束的男子1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李文龙夺得银牌。
2023-12-09 16:21
国足点将26人出战亚洲杯 西征卡塔尔“用熟不用新”
为备战即将于明年1月12日拉开帷幕的2023年亚洲杯赛,中国男足将于本月17日在上海市集中,随后于次日赴阿联酋阿布扎比进行为期3周左右的拉练。
2023-12-09 15:52
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公俐获女子1500米银牌
12月9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在首都体育馆继续进行。在女子1500米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公俐获得银牌,这也是中国队在本站世界杯上收获的首枚奖牌,祝贺!
2023-12-09 16:21
再次完成1800度转体!苏翊鸣晋级决赛
北京时间12月9日,在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埃德蒙顿站资格赛中,中国选手苏翊鸣第三跳再次完成1800度转体动作,获得94分的高分。
2023-12-09 12:43
2023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谷爱凌摘金
今天(12月9日),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云顶站决赛举行。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带伤参赛仍出色发挥,排名第一赢得赛季首冠。
2023-12-09 12:26
平世界纪录!罗诗芳包揽三金
当地时间12月8日,在2023年国际举联卡塔尔大奖赛女子59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罗诗芳以抓举108公斤,挺举139公斤,总成绩247公斤包揽三枚金牌,并平了该级别总成绩世界纪录。
2023-12-09 12:00
世界女排联赛分站赛举办地确定 中国设两站
国际排联8日公布明年世界女排联赛分站赛举办地和比赛日期,中国设两站,分别是5月28日到6月2日的中国澳门站以及6月11日到16日的中国香港站。
2023-12-09 10:10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8日宣布,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可以中立个人身份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
2023-12-09 09:33
近日,某互联网主播在直播中一度叉开腿蹲在桌上,姿势颇不雅观。该事件被作为典型案例收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
2023-12-08 04:19
近日“快乐柠檬”的母公司宣布,已出售其子公司70%的股权。“快乐柠檬”曾在全球开出1000多家店,如今一年关店也超过六成。
2023-12-08 04:19
评职称哪来捷径
近期,“职称证书代办”“职称评审包过”等信息在网络流传。这些虚假信息之所以让人信以为真,多是因为部分人存在“走捷径”的侥幸心理。
2023-12-08 04:19
日前,多位网友晒出大爷、大妈在健身房中轻松“举铁”的视频,引发关注。然而在这背后,各地却有多家健身房将老年人“拒之门外”。该种行为是否合法呢?
2023-12-08 04:19
日前,上海市消保委对一款名叫“九0农大”蔬菜卷的零食展开调查。该产品出现在不少“农科院美食”的榜单之上,网上的销量也不错,最高的一家销售超过了3万。然而,经调查发现,这款标榜自己是东北农业大学“出身”的零食存在“学历造假”。
2023-12-08 04:19
最近,很多人听过甚至参与讨论过这个话题:“上海独生女继承2亿元遗产后被离婚”。
2023-12-08 04:19
近日,“斗鱼向多名主播索赔8000万”一事再度引发关注。
2023-12-08 04:19
“小切口”立法,护卫公共安全大空间
广州此次“小切口”立法,为全国城市公共休闲场地安全管理率先打了个样。在一项项“首次”“突破”中持续下足“绣花”功夫,这座城市也定能带给居于其间的人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12-08 04:19
《咬文嚼字》编辑部12月4日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等入选。
2023-12-08 04:19
作为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奖项,广州奖是一把打开城市治理难题的钥匙,也是一扇展示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的窗口。
2023-12-08 04:19
15:50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水库通过蓄水验收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水库通过蓄水验收
12月7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民生项目——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再传捷报,该工程唯一新建调蓄水库高新沙水库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验收,并全面开始蓄水工作,为实现工程通水迈出坚实一步。 [详细]
04:17 无缝衔接!地铁八号线石潭站将直通白云火车站
近日,八号线石潭站通往白云火车站的换乘通道完成“三权移交”,为白云站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未来该通道开通后,石潭站将与白云火车站无缝衔接,乘客无需上地面就可以实现换乘。 [详细]
04:17 2023年全球市长论坛开幕 共商共议城市创新发展
2023年全球市长论坛开幕 共商共议城市创新发展
羊城冬日不觉寒,万木竞秀花满园。全球市长盛会,花城广州相邀! [详细]
19:26 这条高速公路将开工 串联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
这条高速公路将开工 串联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
近日,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简称惠肇高速)白云至三水段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该项目是惠肇高速的一部分,建成后将串联白云国际机场与广州北站,有助于创新“白云机场-广州北站”一体化空铁联运模式。 [详细]
19:22 晴天已拜拜,未来几天气温平稳静待冷空气
晴天已拜拜,未来几天气温平稳静待冷空气
短暂的晴天已经和我们说拜拜,明天起广州天色将持续阴沉,间中有雨。未来一周气温波动不大,12月16日受中等偏强冷空气影响,广州气温明显下降。 [详细]
14:04 老年大学春季报名开始 提供180多个专业课程
老年大学春季报名开始 提供180多个专业课程
12月8日,记者从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广州老年大学)获悉,2024年春季学期正在报名。 [详细]
11:52 剐蹭路边车后“一跑了之” 肇事司机被行政拘留3日
剐蹭路边车后“一跑了之” 肇事司机被行政拘留3日
注意了!发生交通事故后切莫“一跑了之”,当心要受到法律制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