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俊(左)与方灿豪组队夺得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
马贞鹏夺得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金牌。
当地时间9月15日,法国里昂格鲁帕马体育场内欢呼声不断,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简称“世赛”)正式落下帷幕。在这个世界水平最高的国际职业技能赛事舞台,中国技能军团再次收获满满,鲜艳的“中国红”成为闭幕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广州是中国技能军团的“主心骨”,在本届世赛中共有13名选手代表国家参加11个项目的比赛,夺得7金1银1铜2优胜奖,获金牌数占全省二分之一,占全国近五分之一,位列全国各城市首位,创历史佳绩。
创出佳绩成中国征战世赛“主心骨”
中国代表团68名“国手”参与了6大类全部59个项目比赛。广东继续在比赛中“挑大梁”,参赛项目数量和选手人数均居全国第一。其中广州市共有13名选手代表国家参加11个项目的比赛,7名选手作为备选选手参与其中,广州参赛项目占广东参赛项目的近二分之一,占全国参赛项目数近五分之一,参赛项目数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再次在中国征战世赛过程中起到“主心骨”作用。
面对激烈的竞争,广州技能健儿沉着应对,在多个项目取得突破。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生吴龙辉、教师刘富强,组队参加本届世赛新增的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一举夺金。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教师黄育森和阮康,分别在CAD机械设计项目、制冷与空调两个项目夺得中国历史首金。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教师黄波林在精细木工项目上获得金牌。来自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的李华涛与搭档闫志广一起,在园艺项目中获得铜牌。
在传统优势项目上,广州保持优势,继续取得佳绩:移动应用开发项目实现两连冠;时装技术项目、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继续夺得金牌;工业控制项目获得银牌;木工项目、网络系统管理项目获得优胜奖。
在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的对决中,蒋家俊与方灿豪成为配合默契的“技能双子星”,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一块金牌。“这次赛题出得较晚,导致机器人定型也比较晚,直到赛前一个月才定型,相当于少了一个月与机器人磨合的时间。”方灿豪说,备赛期间两人不断加练、调试,才能在赛场上有更好的表现。
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积极备战第47届世赛,建成经人社部确定的18个项目的国家集训基地,全方位做好选手的集训备战、关心支持工作,为国家培养输送了更多优秀选手。
为国争光鼓舞青年学子技能报国
“希望参赛选手在国际赛场上拼搏进取、为国争光的精神,给各个技能学子带来榜样的力量,调动学子们的积极性,燃起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激情。”移动应用开发项目专家组组长蔡立勋表示,通过世赛这个平台,能够激励更多青年学子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希望学弟学妹们把握改变人生的机会,学技能也能成才,这里有很大的平台。”蒋家俊坦言,从2018年入读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习技能、参加技能竞赛,到去年留校、征战世赛,一路走来自己不仅练就了过硬的技能,待人接物、做事方式也愈发成熟。“通过世赛这个平台,我们得以与世界各国年轻人一起切磋技艺,提高自己。”
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选手马贞鹏也有类似感受:“我不是什么天才,我甚至是一个‘差生’。但是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我通过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如今可以与强手竞争,这给了我很大的自信。”马贞鹏说,学习技能、参加技能竞赛给他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
参加世赛给广东、广州留下宝贵的财富,其中重点体现在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事业上。从世赛备赛走出的选手,是顶尖的高技能人才代表,这些高技能人才参与到行业企业,甚至省市级实验室的技术项目研发当中,发挥技能人才的特长和优势。因为在世赛训练体系中,更强调选手的创新能力和基于工作情境的工作策略构建,更关注选手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这有助于培养符合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同时,世赛的影响远不止于参赛选手,借助世赛训练体系的运作实践,锻炼了技工院校的一批专家教练团队和专业教师队伍,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事业影响深远。随着世赛成果转化深入,越来越多技能人才成长为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从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毕业的邹阳成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材料、设计与制造中央实验室的技术员;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在选拔世赛国手过程中,累计培养梯队学生500多名,不少学生被华为机器、约克、徐工、先临三维等头部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录用。
守正创新构建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征战世赛14载,广州共获14金4银7铜17优胜奖,成绩位列全国各城市首位,为我国连续多年荣登世赛金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纵观获奖名单,广州此次获奖项目大多属于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这正是广州立足“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发展战略,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链部署教育链、人才链的生动体现。截至2024年6月,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398.54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146.57万人,占技能人才比例36.78%,位居全国前列。
一块块金牌、一份份荣誉,展现了广州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广州坚持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求“新”,在“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取得率先突破。支持63个首批广州市产教融合实训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广州市61家广东省“产教评”产业技能生态链链主培育单位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指导16家产业就业培训基地加快建设,形成多元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广州拓宽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让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畅通。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持续开展,全市已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达458家,可认定职业(工种)近600个。“新八级工”制度在广州落地落实,人社部门推动广州地铁集团、广州酒家集团等企业备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今年上半年新增评聘特级技师11人。
“未来,我们将全面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对标国际技能赛事竞赛标准,加快形成接轨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广州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支撑。”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州将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同时,推动技工教育再上新台阶,巩固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广州还将全面建设“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在推进产教融合、投入机制、高技能人才培育创新、粤港澳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
文/何颖思、刘春林、穗人社宣
图/吴子良、粤仁宣、穗人社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