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第一四O期
岭南杏林,一脉相承;百年初心,历久弥坚。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全国率先成立,以“上医医国,先觉觉民”之心,开启了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先河,1933年创建附属广东中医院,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百年来,一代代中医人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用仁心仁术与铮铮铁骨扛起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任,在中医药的复兴之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
家国情怀 上医医国
岭南医药源远流长 中医养生深入人心
每年立冬前夕,街坊都会早早到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德路总院的健康广场上排队,中医药调理、服用膏方成为许多街坊时令保健的基本习惯,不少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也慕名而来。
飘香千年的中医药瑰宝,在岭南备受重视。广东人进补分“春夏秋冬”,进食讲“寒热温平”,湿滞热气找中医把个脉、开剂药;腰酸背痛做一下推拿针灸;头疼脑热就去拔火罐、刮痧……夏日三伏天灸,冬日膏方滋补,四季三餐煲汤食补,中医药的养生之道早已深深融入老广们的日常生活中。
岭南中医药文化历史有多悠久?自秦统一岭南以来,中医药文化在此深深扎根。相传秦末方士郑安期云游南粤,在白云山采药救民,失足坠崖,驾鹤而去。后人为纪念他,在白云山建“郑仙祠”。
清代十二时辰药瓶(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高鹤涛 摄
不过,根据《广州市志》记载,关于岭南中医药的发展,最早物证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南越王时期。1983年,考古学家在发掘南越王墓时,发现了当年南越王用来追求长生不老的五色药石。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小斌在《岭南医学史》中说,这些考古发现可以证实广州医药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年之久。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少医家来到岭南行医采药。其中,东晋著名医学家葛洪在广州、罗浮山等地行医著书,创作出《抱朴子·内篇》等医学著作,拉开了岭南乃至中华中医药文化辉煌发展的序幕。
葛洪被后人尊为“南医之祖”,留下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书中记载了109个针灸医方,其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之句。这短短15个字,不仅是世界上用青蒿治疟疾的最早记录,也为当代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提供了灵感。
以葛洪为代表的医家基于岭南气候和患者特征,提出与“伤寒”不同的“温热病”,促进了岭南流派的重要分支——温病学派形成,为中医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明清两代,历代岭南名医在内科、儿科、针灸科、温病科、妇科、骨伤科等方面建树颇丰,逐步形成有岭南特色的中医医派。从明清到20世纪初,广州名医辈出,药店林立,成行成市,其中创立于1600年的“陈李济”就是中国最早的制药企业之一,比北京同仁堂还早了69年,比胡庆余堂早了274年。陈李济、潘高寿、敬修堂等至今熠熠生辉的中华老字号中药厂都诞生在这一时期,并造出追风苏香丸、川贝枇杷膏等一大批誉满天下的良药。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资料图片)
开启现代中医教育 卢乃潼任首任校长
清末民初,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强烈冲击,中医药行业也未能幸免。1912年至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壬子癸丑学制”,颁布《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却未将中医列入“医药学教育规程”,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漏列中医”事件。该事件激起了包括广东中医药界在内的全国中医药界的抗议。1913年2月23日,广东慈善团体九大善堂集会通电抗议,并倡议联合创办中医中药学堂,请广州和香港各地商会和药行给予支持。
1913年,广州和香港两地的药行在广州集议,决定创办中医学校。广州彼时已出现了中国第一家西医学校与第一家西医医院,但人们对中医药的热情从未减退。经过11年的艰难筹备,1924年9月15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麻行街(靠近今海珠中路)一座传统祠堂样式的建筑里成立了,这所学校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前身。首任校长卢乃潼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历任广东咨议局议长,广州菊坡精舍、学海堂书院学长,广雅书院院长,广州中学(由羊城、越华两书院合设)校长,有着卓越的声望和广泛的影响力。
开学典礼上,卢乃潼发表了振奋人心的开学训词:“本校设立之宗旨,习中医以存中药,由中医以通西医,葆全国粹,维持土货,以养成医药学之人材,而举国皆登仁寿域矣!”寥寥数语,道出了该校的办学理念。校训为“上医医国,先觉觉民”,前句出自《国语》,后句出自《孟子》,既有浓厚的国学底蕴,又鲜明地表达了创办者维护传统文化、振兴中医的愿景,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赓续家国情怀,改革创新的重要精神源头。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入学要求参照当时高等教育中的专门学校标准,考试科目包括国文、数学、物理和化学等,旨在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基础。该校虽然是专科,却采用5年学制,占地十亩,主体建筑有三座。在卢乃潼的主持下,学校先后购置了各种图书仪器,在校内筹设中药标本室、建设药物园,教学设施日渐完善。
李时珍雕像
中医院首设住院部 烽火岁月辗转迁校
1926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校内开办了赠医处,供教学与学生实习之用,对社会开放,不收诊金。这个赠医处就是广东省中医院的前身。
1933年,在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对面,附属广东中医院正式开业,是广州首家有正式留医部(也就是住院部)的医院。据医院统计,从1933年8月至1937年1月,广东中医院门诊赠医人数达80925人,住院1364人。医院对每个病例都十分重视,凡遇疑难之症,便召集医生,公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然后择善而从。病人在治疗期间希望换医生,亦尊重其选择。经过中医院的医生悉心诊疗,有的数天,有的十天半月,有的一个月,“皆号啕入院,欢笑而归”。医院口碑载道,留题匾额琳琅满目。
1938年10月,日军入侵广州,学校转到香港。1938年到1941年,先后有4批毕业生在香港毕业。抗战胜利后,在广州复校被提上议事日程,因为当时校舍被占用,医院变成西医医院,收回的过程非常艰辛。1946年的开学典礼不得不在医院走廊举行,1947年,学生还只能在医院里上课。1948年9月3日,停顿10年之久的广东中医院终于重新开业。
即使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无论在迁港办学与战后复校的过程中遇到多少艰难,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从未放弃办学的初心与使命,它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高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范式。1924年至1955年,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毕业生共计21届571人,曾短期就读322人,合计893人。1924年至1955年,学校教育教学制度、自编教材在全国享有盛誉。1933年,中央国医馆向全国中医药学校征集教材,其中,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选送的为最多。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标本区
精诚济世 国医典范
百年中医路风雨兼程,坊间时有中医存废的辩论,南粤大地选择了文化坚守,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学校走出的很多学生,成为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名老中医,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在学校授课,传承薪火,扶掖后学。罗元恺,中医妇科学泰斗,被誉为“送子观音”,开创了岭南罗氏妇科学术思想,成为新中国第一位中医教授;黄耀燊,岭南黄氏外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著名中医杂病专家;“针灸大师”靳瑞独创“靳三针”疗法,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还走向了世界;黎炳南,岭南儿科名家,创制“小儿喘咳液”,滋润了无数孩子的身心;杨志仁和王德鉴,岭南中医耳鼻喉科学术流派的创始人……“铁杆中医人”的情怀、现代中医“与时俱进”的精神、无私传道的风范及躬身“大医精诚”精神的实践,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着中医药的发展之路。
邓铁涛
邓铁涛:创新中医理论书写仁心仁术传奇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为新中国首批4所中医学院之一。1958年4月,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正式并入广州中医学院,并在三元里校区建成后迁往新校区。医学院成立后,众多前辈守正创新,不断书写新篇章。
医学院创办之初,邓铁涛被委任主编《中医诊断学》第一版全国通用教材。他认为辨证才是中医诊断的特色与精华,把散在历代古籍的诊法内容和各家辨证体系加以整合,构建起系统的中医诊断学。1984年,他又主编了第五版教材,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20世纪50年代,面对乙脑等传染性疾病的肆虐,邓铁涛成功运用中医伤寒和温病理论治愈了许多患者。他还应用针灸、中药及外敷治疗阑尾炎,打破了西医主张必须24小时内手术切除的定论,证明了中医的独特价值。邓铁涛还首先提出“五脏相关说”。他提出,五脏的关系不是在书斋里想出来的,而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在临床实践中,邓铁涛运用五脏相关学说指导重症肌无力的辨证论治研究。2003年,一名重症肌无力儿童在外地某大医院切开气管仍治疗无效,父母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打算放弃治疗。邓铁涛得知此事,马上赶到监护室,他拿出5000元给护士长:“到营养室买鼻饲食物,要保证能量,有胃气才有生机”,又对ICU主任说:“重上呼吸机,费用我先垫!”接着又和医务人员研究治疗方案,提出免费给患儿提供“强肌健力口服液”。最终,孩子得救了。
医术高明的邓铁涛认为,中医教育首先要着力给学子们铸造“医魂”,要把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医事业的热诚传承给一代代中医学子。他在给1982级本科班同学的信中写道:“振兴中医,需要一大批真才实学的青年中医作为先锋。这些先锋,对中医有执着的爱,掌握中医的系统理论,能用中医药为人民解除痛苦,有科学头脑,有广博之知识,决心利用新技术以发展中医学,并在发展中医学中又反过来发展新技术。”
禤国维
禤国维:率先将皮肤科从中医外科中独立出来
第二届国医大师禤国维是当代岭南皮肤病学的先行者,被誉为“皮肤圣手”。20世纪30年代,禤国维生长于广州西关龙津路,这里医馆林立,名医云集。深受岭南中医学影响的禤国维,结合60余年临床实践,凝练了“平调阴阳,治病之宗”“解毒祛邪,以和为贵”的学术思想。“和”,是禤国维教授的行医准则,更是他的人生智慧。他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海纳百川,中正平和,一切为我所用。
禤国维的医术,连外国友人都为之折服。一位在广东工作的法国工程师,为治好6岁儿子的顽固性湿疹,在法国辗转多家医院,孩子的病始终难愈。得知禤国维是皮肤科专家后,他把孩子带到广州治疗。禤国维诊断,孩子的病属慢性湿疹,当以养心健脾、活血祛风为主。在他的医治下,孩子的湿疹消退,未见反复。孩子的父母不禁感叹:中医真是神奇!不可思议!
在禤国维的主持推动下,皮肤科在全国率先从中医外科中独立出来。如今,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医皮肤学科(专科),连续3年名列全国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行榜榜首。
周岱翰
周岱翰:中医肿瘤学学科奠基者之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近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广中医一院”)肿瘤中心,83岁的第三届国医大师周岱翰精神奕奕、声如洪钟,向记者背诵18岁时第一次接触到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
针对岭南地区肝癌、消化系统肿瘤、鼻咽癌高发问题,周岱翰钻研中医疗法,创建国内最早中医肿瘤专科,编写国内第一本中医肿瘤学教材,为中医肿瘤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耄耋之年的周岱翰依然像“少壮派”一样忙碌:每周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两次门诊;日常查房、会诊、讲学、带教、著书;亲手审阅并修改每期《中医肿瘤学杂志》刊出的数十篇稿件;每天翻阅大量医学专业杂志“充电”;常奔波于广深两地,在他一手创办的深圳市中医肿瘤医学中心巡视办公、查房会诊……这么多工作内容,别人只做一项都不轻松,但83岁的周岱翰一肩挑起,每一样都精益求精。
很多人都问过他:“辛苦吗?”“怎么会不辛苦!”周岱翰答道,但他心里始终有一份信念在支撑。中医需要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守旧,创新能够推动中医发展。“目前我们正尝试将AI等现代技术应用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包括借助AI图像识别、大数据挖掘等功能,建立起相应疾病的辨证论治体系、慢病管理系统等。”周岱翰希望通过AI算法建立舌象图片与复方疗效、癌/癌前病变发生间的联系。
林毅
林毅:创建国内首个中医乳腺病专科
“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奇迹!”一位饱受乳腺疾病折磨的患者热泪盈眶地说。在多家医院求诊时被告知需要做全乳切除手术,李女士慕名找到了林毅。林毅采用她首创的“平衡脏腑、提脓祛腐”综合疗法,患者9天后康复。
第四届国医大师林毅已82岁高龄,仍每周出6天门诊,常常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
林毅被誉为现代中医乳腺病学奠基人与开拓者,创建国内首个中医乳腺病专科。“中医优势病种能中不西,疑难病种衷中参西,急危重症中西结合。”林毅一直认为,中医的优势绝对不能丢。她创立“六郁治乳”学术思想,首创乳腺增生病“中医药周期疗法”、乳腺癌“中医分期辨治”、乳腺炎“燮理阴阳、立法衡通”诊疗体系,充分展现了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厚造诣和创新精神。在她的带领下,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病专科医院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中心,连续3年获得全国中医乳腺病学科学术影响力第一的荣誉。多年来,林毅将现代中医乳腺病学术思想、先进技术、诊疗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陈前军、王志宇、司徒红林等多名继承人成长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主委、副主委,青年岐黄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林毅的女儿司徒红林在母亲的熏陶下,同样走上了中医的道路,成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获得者。“我们不仅要继承医术,更要将对患者的深情厚意发扬光大。只有仁心仁术才能悬壶济世,才能医人医病更医心!”司徒红林深情地说。
学生在上实验课
大国情怀 代代传承
李国桥写遗书“以身试疟” 首次验证青蒿素临床有效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科技产业园内,数万份来自世界各地的疟原虫血液样本和不同时期的科研仪器,见证了一场持续半世纪的疟疾防治科研战役。
早在1967年,为了研究抗疟特效药,中国启动了“523”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李国桥教授团队参与其中。李国桥教授带领团队进驻当时疟疾的高发地区海南三亚,先后创建了广州中医学院附属粤海医院和广州中医学院三亚热带医学研究所,建设全国首个疟疾临床研究基地。
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接力棒式的过程。受葛洪《肘后备急方》启发,1972年,屠呦呦用沸点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的人,李国桥则第一个临床验证其有效性,成功研制出首个疗程短、成本低的青蒿素类复方抗疟新药,并在全球推广,充分体现了古老中医药的智慧精髓。“为验证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中的繁殖规律,李国桥教授不惜写下遗书,两次将带有疟原虫的患者血液注入自己体内,以身试疟。”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主任宋健平回忆说。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
“东方神药”造福全球 岭南中医药走向海外
30多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三代专家前赴后继,足迹遍布柬埔寨、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30多个国家,帮助逾100万人摆脱了疟疾困扰。李国桥团队研制的复方青蒿素被称为“东方神药”,复方青蒿素防治疟疾策略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被写进全球清除疟疾相关指南,全球受益人数超过2600万。基里维纳岛增设以Femse(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的英文简称)命名的节日,以此铭记无私地帮助他们消灭疟疾的广州医生。
“我学到的第一个穴位就是合谷穴,每遇头痛牙痛,按揉这个穴位就可以帮我缓解症状。中医太有趣了!它不仅是医学,也是哲学。”马来西亚留学生李成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读博,学习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毕业后,他在泰国华侨中医院工作,他说:“我爱中医,也想让更多人认识真正的中医,做好临床,用疗效说话。”
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建立7个国家级中医药海外中心,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共建5个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至今已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0000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让世界感受到了岭南中医药的温度与力量。
学生在药王山学习
杏林芬芳 逐梦一流
薪火相传 培养了18万中医药人才
走进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校训映入眼帘。从昔日的“上医医国,先觉觉民”,到今日之校训,时间的长河见证了学校的跨越发展,却从未改变广中医人精神的薪火相传。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这是高水平中医药人才的必经之路。在药王山和时珍山,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从草药到珍稀植物,边观赏边学习,寓教于乐,中药学的奥秘在此得以传承。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小林告诉记者:“采十片番石榴的嫩芽,在铁锅里炒一下,变焦变黄后放一点水、放一点糖,就可以治疗小朋友的秋季腹泻。我们不仅要学会识药用药,更要掌握中药蒸炒煮切煅‘烹饪’(炮制)的技巧,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之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不仅拥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特色专业,本科招生专业更是多达23个,涵盖了中医药领域的方方面面。2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以及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的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彰显了学校的学术实力与影响力。
百年岐黄学府,为国家培养了18万中医药专门人才。学校引培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青、岐黄学者等国家级人才170余人、省级人才290余人,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为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东省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凭借其在中医药领域的深厚底蕴,建立了中医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行业的代表产品。
学习中医的年轻学生。
守正创新 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9月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3000余名2024级新生提供中医人工智能技术体验。新生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基本数据,再采用中医智能四诊仪进行舌象、面象及脉象的采集,完成全过程体检后,即可生成一份详尽的体质及心理健康档案。“我体验到了科技与中医相结合的乐趣。经过智能诊断后出具的报告包含了养生方案,我可以对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等做出调整,让自己更健康。”基础医学院2023级研究生许颖俭说。
10月30日,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正式揭牌,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表示,平台将聚焦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等医药关键领域问题开展集中攻关,重点围绕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风湿免疫与代谢疾病、呼吸及感染性疾病中医经典名方产品开发等方向,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及相关领域产教深度融合与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从中医到中药,再到中医药现代化,岭南中医药流派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如今,随着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理论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可,岭南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勇当排头兵,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广中医发展新篇章。”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展望未来,有更远大的目标。
大事记
1924年
创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前身。
1933年
附属广东中医院正式开业。
1956年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州中医学院,为新中国首批4所中医学院之一。
1958年
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正式并入广州中医学院,并在三元里校区建成后迁往新校区。
1964年
学校创建第一附属医院
20世纪80年代初
学校先后成为全国首批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高校;1983年,学校获批博士招收计划,成为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建设发展的探索者和主力军。
1995年
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4年
进驻广州大学城,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办学格局。
2015年
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2017年
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
晋级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20年
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2022年
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出品/江永忠、许芳
策划/关雅文、周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倪明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除署名外)
通讯员 广中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