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11日,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会将在广州召开。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继续向海陆空全面发力,在向空图强、向海扩能、向陆聚势的过程中畅通人流物流,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近日,记者获悉,作为广州“钻石型”顶层物流网络的最后一块拼图,截至2025年3月31日,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国际班列全线通达16国、33城。
“最后一块拼图”承载加快多式联运创新发展的重任
广州是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中国对外交流的南大门。翻开广州地图,全市共布局五个国际型综合交通枢纽。包括北侧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西侧的广州国际港,南侧的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广州港南沙港区;东侧,则由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来填补广州“钻石型”顶层物流网络的最后一块拼图。
而这“最后一块拼图”承载着推进铁路运输组织效率提升、推进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快多式联运创新发展的重任,为深化综合交通体系改革、继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贡献重要力量。
位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交汇处的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5公里内覆盖中新广州知识城、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埔开发区、广州科教城等战略性发展平台,30公里内辐射服务东莞、惠州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可以说,这里是产业与财富的“黄金交点”。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到高端装备、生物技术、食品,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周边6-19公里内,集聚了一批现代产业中的佼佼者。这些龙头企业,又与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布局契合。
难以复制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促成了枢纽“六高双铁三港”的立体交通网络:6条高速公路构建“井字形”快速通道,10分钟接入珠三角环线高速;铁路东北货车外绕线贯通枢纽动脉,增城西站作为国际班列核心节点,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超千列;通过“公铁海空”多式联运,实现20分钟抵白云机场、40分钟达黄埔南沙双港、50分钟联动深圳海空枢纽,形成覆盖粤港澳、链接全球的“半日达”运输圈。
以公铁联运为核心,建立五大功能片区
“最后一块拼图”如何规划布局?记者获悉,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从其产业布局上,可以窥见其赋能产业、为实体经济降本增效的战略定位。
据介绍,枢纽共分为五大片区,其中,片区一建设国际及区域电商转运中心,是高标仓储和商务办公一体化运作的核心区域;片区二规划建设广东最大的铁路货运集散地,适合电商包裹、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运输,可提供一站式货品出入境、保税物流等服务;片区三建设国家平急两用大仓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配备低碳节能的世界一流制冷机组,将保障生鲜、医药等物品的高质量运输与存储;片区四规划建设跨境电商全球交付中心,主打跨境特色仓储配套一体,与片区二铁路口岸作业区仅一路之隔,形成“公铁空”联运的立体交通网络;片区五规划建设成为广州东部中心综合能源服务区,以创新的能源理念和先进的技术,为整个枢纽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供应。
“各功能片区以公铁联运为核心,通过内部集疏运道路紧密连接,实现区域间协同配合,资源高效配置,并吸引周边产业聚集,推动枢纽能级持续提升。”广州交投集团枢纽项目工作人员介绍称。
在五大功能片区中,记者留意到一个特殊的片区,其以150亩的总用地规划建设现下枢纽项目中并不常见的综合能源服务区,是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践行绿色低碳文明理念的代表之一。据透露,该片区内超前布局了一座制氢站。
为货物出口和运输提供一站式服务和“门到门”配送
“简单”“便捷”是许多企业对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的深刻印象。国内、国外,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将看似繁复的过关手续和交通方式转换化繁为简,为货物出口和运输提供一站式服务和“门到门”配送。
广州交投集团枢纽项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整合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靠前设立海关监管区,本地产品可以就近搭上火车运至全球各地,已成功帮助部分当地企业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约20%,跨境通关速度得到有效提升,货物损耗和延误率降幅明显。此外,枢纽还提供代理报关、直通进出口等跨境服务,可实现货物“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为入驻企业提供7×24全方位物流服务,包括质检、分拣、打包、门到门配送等服务,零散货物也能一件代发。
“我们与广东省机场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设置异地航空货站,提供航空货物仓储、分拣、集拼、安检服务。”广州交投集团枢纽项目工作人员介绍说。因此,进出口企业将不再需要在机场口岸货站长时间等待货物查验和安检,货物可在抵达机场前完成安检和通关手续,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时效服务体验。
国际班列可节省一半时间成本
3月31日下午,随着一声清脆的鸣笛,满载着中国“名牌”的中俄班列从增城西站出发,向目的地莫斯科驶去。穿越山川江河,走过1万多公里后,深受欢迎的国字号洗衣机、油烟机、电视机、路由器等家电将陆续抵达当地百姓的家中。
“因为两地距离太远了,卡航(公路货运)的运力有限。以前,中国的这些好产品只能走邮轮,时常往往要去到三四十天。中俄班列开通后,大约15天就能送货到莫斯科。运输时长大大缩短,而两种运输价格却没有明显的差异。”俄方采购代表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的订单中,有超过1/3产自广东,因此,从广州出发的班列对我们来讲是最经济划算的。目前,从广州出发的中俄班列,一周就有五六次。”
“夏天快到了,榴莲长势喜人。希望中国的消费者继续支持我们的‘水果之王’!”另一边,来自泰国的销售代表正在和中欧班列业务工作人员洽谈今年的“榴莲专列”。不出意外的话,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榴莲班列将再次归来。
“如果走轮船,通航时间有12天,很多果子会烂在中途。为了降低损耗,果农不得不在榴莲还较为青涩的时候把它摘下来。如果走卡航,时间虽然短,但是一车只能运十几二十吨,运力有限。而一趟榴莲班列,货重就可达427吨,能快速打开市场。”该销售代表告诉记者,榴莲从树上摘下,到抵达中国消费者口中,最快仅需6天。该销售代表说:“树上成熟的榴莲要比路上熟的更为香甜、浓郁,欢迎大家关注。”
中欧班列业务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提前与铁路、海关、贸易商等沟通协调,做好国际物流保障,帮客户一站式通关发运,并共享铁路前置货仓,减少客户货源组织时间、仓储、转运成本。”
目前,班列运行线路全覆盖中欧、中俄、中亚、东盟,货物主要发往俄罗斯、西欧等方向。广州交投集团作为唯一广州市属国际班列运营平台,2021年起至今已组织开行国际班列超过1300列,发运量创新高;运行线路通达16国33城,累计为近万家外贸企业提供服务,出口货值超过43亿美元,为广州市国际班列开行排名全国前列作出重要贡献。
本土货,运全球;全球货,聚广州。“广州市在支撑大湾区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中正担当‘领跑者’角色。”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 通讯员:张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