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黄埔区萝岗街塘头村旧村改造项目控规调整正式获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复。
塘头村,历史上因“水塘环村、山似头像”得名,位于黄埔区科学城片区核心地带,紧邻香雪大道与开萝大道,临近地铁6号线香雪站,和文化地标黄埔区图书馆。自然本底优越,交通优势显著,是黄埔区“三城一岛”空间布局中引领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塘头村旧村改造项目用地面积约33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1万平方米。项目延续了古村落独特的“山水环绕”传统肌理格局,原址保留现状风水塘、山体、古树、文保等资源。通过传承历史文脉,加密片区路网,完善公服配套,构建景观视廊,将一隅山水景观融入城市空间,打造科学城片区产城融合、品质提升、生态优美的宜居新典范。
塘头村区位图
项目以“品质人居+文化休闲”为定位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通过优化用地布局方案,串联生态与文化空间节点,重塑区域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助力构建科学城政文综合服务中心。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加密区域路网提升通达能力,优化错位路口确保交通顺畅,规划新增道路4条,优化道路3条,调整后片区路网密度显著提高。
项目保留塘头村独有的“环村水塘+背底山”生态本底原貌,系统整合公共绿地、水系水塘、开敞空间等景观资源,利用社区绿地、滨水绿地、街头公园、口袋公园等,打造开放、连续、丰富的公园体系,融入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同时串联周边天窿河、黄茅山等景观节点,塑造山水相融、蓝绿交织的生态格局,为居民提供宜居宜游的自然休闲空间。
项目原址保护北帝古庙、钟氏二宗祠、典教祖祠等文保建筑,保留村民对现存宗祠、山体、风水塘等传统空间的场所记忆。与此同时,充分落实文物保护有关要求,对周边新建建筑的高度、体量、风貌等空间要素进行严格管控与引导,预留景观通廊,促进文物保护、文化创意、文旅休闲深度融合,打造区域文化活动新地标。让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焕发新生与活力。
项目规划配置公共服务与市政公用设施80处,涵盖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方面,总建筑面积10.81万平方米,占住宅总建筑面积比例11%以上,将显著提升片区公共服务水平。其中,新增九年制学校1处,占地约3.44公顷,以缓解片区中小学学位压力。此外,有效提升各类服务设施的功能综合性与集聚度,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塘头旧村改造项目效果图
塘头旧村改造项目效果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埔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