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今天,我们迎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过了夯基垒石的十年。从法治体系日臻完善到基层实践走深走实,国家安全意识已如春风化雨,浸润亿万人民心田,凝聚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磅礴力量。
南沙区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与保密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莫伟浓 摄)
制度筑基立柱架梁。十年前,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从无到有,标定的是国家安全的法治坐标;十年后,国家安全教育活动从有到优,立起的是全民行动的价值坐标。从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到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常态化学习;从建立国家安全主题公园、教育基地,到创新“线上+线下”宣教模式。这十年,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让国家安全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全民参与蔚然成风。从东南沿海渔民在作业时自觉守护海上防线,到西北边陲牧民巡边时化身“红色堡垒”;从科研工作者攻关核心技术筑牢“安全锁”,到社区网格员排查隐患织密“防护网”,亿万人民在实践中读懂“国泰”与“民安”的辩证法。这十年,国家安全教育既讲“大道理”,更教“实办法”,让“维护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的理念植根于心。
活动中的文艺演出。(莫伟浓 摄)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整体看,一边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边是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局部看,生物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伦理等新课题接踵而至……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更凸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紧迫性。
筑牢意识防线。国家安全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没有“局外人”,更无“旁观者”。 从“网络交友不慎泄露地理信息”到“随手拍摄涉密场所照片”,看似日常的举动都可能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隐患。“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既是对人民的承诺,亦是对全民责任的召唤。唯有认清“国家安全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明白“维护国家安全就是守护自身利益”,才能形成“风险共担、安全共享”的社会共识,筑牢人民防线。
“国家安全”打卡点。(莫伟浓 摄)
激发行动力量。从“有责”到“尽责”,是从意识到实践的飞跃。当下,“国家安全”早已不限于“保家卫国”,而是拓展到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网络空间等各个领域,这也意味着维护国家安全的公民义务已延伸至更多细分领域。从校园课堂到边疆哨所,从数据云端到粮食田间,每个领域都是“安全战场”,每个公民都是“安全卫士”。只有人人立足岗位、从细节入手,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化为自觉,方能让“大安全”理念转化为守护家国的坚实屏障。
十年砥砺奋进,十载硕果累累。十年间,“国家安全”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知可感的生活场景;面向未来,更需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支点,撬动“人人有责”的认知向“人人尽责”的实践跃升,让“头等大事”真正成为全民共担的“日常之事”。这份亿万人民共同书写的安全答卷,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最坚实的根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文杰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