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成为连接广深、沟通湾区的桥梁。随着深中通道、南中高速正式开通,南中珠城际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万顷沙在珠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这里,轨道交通网络密集,南珠(中)城际、深中城际等多条线路在此交汇,使万顷沙镇能够快速连接大湾区各大城市,实现与周边城市的高效直联直通。同时,万顷沙镇加强了与庆盛、蕉门等区块的快速衔接,其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其能够高效地承接珠三角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资源要素流动,为乡村振兴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近年来,万顷沙镇通过建设“百千万工程”新乡村示范带,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汇聚,推动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转型,进一步提升万顷沙镇在大湾区协同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为基:资源整合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
万顷沙镇,位于南沙区西南端的特色小镇,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87公里,占全区近一半,水网密布,河涌纵横,拥有南沙湿地、水鸟世界等丰富旅游资源。这里,河流如丝带穿梭,湖泊似明珠点缀,田园风光旖旎,湿地生态特征显著,疍家文化、水乡风情、渔家风味随处可见,展现出独特的岭南乡村风貌。
万顷沙镇独特的水乡魅力是其建设新乡村示范带的重要依托和亮点所在。基于万顷沙镇的资源禀赋和优势,镇政府在传统农业、渔业基础上,积极整合产业资源,精准施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5万多亩咸淡水特色水产养殖基地的建设,以及湿地公园、水鸟世界、十九涌渔人码头等众多网红景点的整合,形成了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为示范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依托和旅游资源支撑。新垦国家级渔港、十四涌水产交易中心、农家海鲜自助加工形成水产品生产稳供基地;十四涌美丽乡村渔家乐区、十五至十九涌滨海休闲度假区等特色旅游区块,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出海游、渔村游、渔家乐、荷塘摄影、鱼塘垂钓等休闲体验项目分布全镇;3千多亩水果采摘体验园、湿地生态景观与观光休闲区,包含吃、住、游、购等丰富完善的旅游服务项目。
渔舟唱晚“新乡村示范带。受访者供图
通过挖掘和整合这些水乡资源,万顷沙镇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繁荣,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提升万顷沙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美丽家园和精神寄托之地。
近年来,万顷沙持续放大生态优势,谋划打造“两带一区”(即“环健康谷”水乡文化休闲体验带、广深“双城”都市田园示范带、南部生态产品聚集区),推动生态优势不断转变为发展优势、经济强势。
民生为本:人居环境从整洁到美丽,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这些年,河涌里的水更清了,村道变得平坦干净,前面不远处的渔舟唱晚一期项目每逢假期都吸引来好多游客,连同我这小卖部的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在红港村村口经营商铺的村民吴先生真切地感受到近年来村里及周边环境的不断改善,院子里搭起的茶台成为他在空闲时间与前来钓鱼、观光的朋友们闲谈的一方天地。据红港村村委委员何燊花介绍,为了维护人居环境的宜居氛围,红港村通过政府财政资金支持,聘请专业清洁队伍,开展常态化园区环境整治,确保村内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同时,村委通过组建党群服务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入户宣传和卫生打扫活动,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共识。
红港村鼓励村民用志愿服务积分到绿美超市兑换绿植。受访者供图
何燊花告诉记者,得益于河涌治理工作显出成效、村民保护河涌意识不断增强,村里的许多年轻人激发了创业的念头。他们在获得游艇驾驶的相关资格后,配备渔具,经营起出海钓鱼体验项目,形成了水上项目新业态。有从业者表示,乘渔船出海是他们儿时的记忆,如今通过这种方式让钓友亲身感受渔民的生活,欣赏美丽海景,体验撒网捕鱼的乐趣,既能让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相结合,又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传统渔业文化。对此,万顷沙镇政府、红港村村委十分支持,每年都邀请南沙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专业人员为村里的海钓从业人员组织相关安全培训,同时,村委也积极向有创业意愿的青年提供政策解读、办理指引等咨询服务。美丽河涌带动的青年返乡创业浪潮既是乡村环境“蝶变”带来的意外之喜,又是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与政策感召的必然结果,更是新时代青年对家乡情感回归和责任担当的生动体现。
红港村开展儿童彩绘志愿活动。受访者供图
一边乡村容貌持续提档升级,一边村里的文化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位于红港村村委的党心乡情小展馆内,一群儿童宣讲员正在接受培训,他们通过学习村史、文化等知识,逐渐成长为村里的“小导游”。据何燊花介绍,村里重视“一老一小”群体需求。针对小朋友,村委通过开展河涌巡查、渔民文化、种植养护植物等主题活动,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依托党心乡情小展馆,重点培育孩子们的文化传承意识,例如,在活动中邀请老渔民向小朋友们传授渔网编织传统手艺,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的渔业文化,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古老的技艺在新一代中得以传承。目前,儿童宣讲员的培训已初见成效,孩子们逐渐在村民参观、外来研学团接待等活动中担任讲解角色,他们带领游客参观展馆,用稚嫩的声音讲述红港村的故事。而这一培训计划会在红港村持续实施,小宣讲员们将在寒暑假期跟随村委不断夯实讲解能力,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守护文化根脉。对于长者群体,村委更擅长以文化与情感为纽带,通过组织如政策宣讲、手工活动、参观学习等各类主题活动,凝聚村民力量,带动提升乡村凝聚力。
红港村渔家傲展馆。受访者供图
未来可期:持续优化资源整合,拓展示范带影响力
万顷沙镇在资源整合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不断探索,进一步挖掘潜在资源,如村内闲置用地的复绿和景观打造,加强资源保护,确保生态、文化、产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确保乡村发展的长远利益。
位于红港村的渔舟唱晚新乡村示范带一期项目(以下简称“‘渔舟唱晚’一期项目”),于去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分为露营区和萌宠区,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项目,网络上爆火的南沙版“霍比特人小屋”就在此处。游客可以在这里租赁帐篷、订购食材套餐,享受一站式露营服务。同时,园区还承接学校研学、亲子团、公司团建等活动,提供手工制作、无人机教程等丰富课程。据园区负责人方先生介绍,该景点免费对外开放,既满足当下年轻人火热的露营风,又以“萌宠宝贝”吸引来大批亲子家庭,每到节假日,园区客流量可达2000人以上。客流也带动了其他消费,园区指定区域为村民提供了自产农产品的免费摆卖点,本地村民也借此获得就业机会,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方先生还表示,随着示范带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万顷沙镇正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园区后续将联动湿地公园、水鸟世界、十九涌渔人码头等多个景区,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推出更多体验项目。
“霍比特人小屋”成为热门打卡点。受访者供图
露营区功能齐全。受访者供图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棋盘中,万顷沙镇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产业基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支撑。”万顷沙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陈谦表示:“我们会紧抓‘渔舟唱晚’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契机,推动本地村民创新创业主动对接示范带建设,积极发展疍家文化精品民宿,同时盘活利用南沙水乡婚俗、疍家歌谣、疍民民居等传统资源,着力打造‘疍家文旅’品牌,让游客不仅能够欣赏美景,还能深入体验水乡文化,参与乡村生活,感受乡村振兴的魅力。”
万顷沙镇的乡村振兴之路,是资源整合与民生改善的完美结合,是生态、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在这里,乡村不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发展舞台。万顷沙镇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迈进,努力打造“农科旅商文深度融合”的新乡村示范带样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文/信息时报记者 王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