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沉寂的中国电影市场,被《哪吒之魔童闹海》拉了回来。
据国家电影局2月5日9时统计,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95.10亿,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1.87亿人走进电影院,同样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观影人次纪录。
在2025年春节档,出现了“一家独大,多家追赶”的场面。《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称《哪吒2》)遥遥领先,以48.39亿元档期票房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超过其它五部电影的总和,占据了50.88%票房,《唐探1900》以22.78亿元票房位列第二。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破60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据猫眼专业版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将突破94.2亿,一部电影比肩春节档总票房最高纪录。那么作为导演和编剧的饺子,能挣多少钱?
《哪吒2》登顶:改写影史纪录的“国漫之光”
2025年春节档的主角《哪吒2》,连续刷新了多项纪录:不仅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还是最快破50亿票房、春节档单日票房最高(超8亿)、首部连续5天票房逆跌的影片。还将挑战全球单一市场最高票房纪录,超越《星球大战7》的9.35亿美元,并有望成为全球影史上首部单一市场票房突破10亿美元的电影。
《哪吒》系列电影,一直在向观众讲述一个“不认命”的故事。在2019年暑期档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饺子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哪吒形象。讲述哪吒“生而为魔”却依然逆天不认命、勇敢与命运斗争后成为英雄的成长故事。影片上映即爆,让“魔童哪吒”的形象深入人心。
2025年,饺子大胆改编“哪吒闹海”这一经典神话故事。讲述了天劫之后,哪吒、敖丙的灵魂保住了,但很快会魂飞魄散。太乙真人打算用七色宝莲给二人重塑肉身,但是在重塑肉身的过程中却遇到重重困难,哪吒与敖丙经历了合作、猜忌之后,终于冲破束缚,突破自我,重塑肉身的故事。
谁在“哪吒红利”中赚得盆满钵满?
2月5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公司及子公司出品、发行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自2025年1月29日上映以来,截至2月4日,累计票房收入约为人民币48.40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9.50亿元至10.10亿元。
截至发稿前,《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破60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据猫眼专业版预测,哪吒的最终内地总票房将达到94.20亿元。若按照最终票房90亿计算,参与出品的可可豆动画和光线传媒能赚到多少?谁在“哪吒红利”中赚得盆满钵满?
有业内人士分析,电影票房的分账模式复杂,但核心公式为:总票房扣除5%电影事业专项基金和3.3%的特别营业税这两项不可分账票房后。剩余的91.7%由院线(约50%-57%)与片方(约35%-40%)分账。以《哪吒2》预测90亿票房计算,片方可分账约36亿(按40%左右比例),远超5亿元的制作成本,净利润或达30亿以上。
公开报道显示,饺子原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从大三起,因热爱动画,这名“药学生”开始自学三维动画,并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下去。
据猫眼专业版资料,《哪吒2》有5家公司参与出品,其中成都可可豆动画和成都自在境界两家公司,都是饺子的公司。另外三家出品方,都属于光线传媒。发行方仅光线影业一家独占。
这就意味着,此次《哪吒2》的片方收益由光线传媒和饺子两方包揽,无需与其他人瓜分。光线传媒不仅是出品方,还是发行方,在此次的“哪吒红利”中无疑是最大赢家。饺子可以通过个人公司可可豆动画参与分账。若《哪吒2》的片方最终分账36亿,虽然目前无法得知出品方之间签署的具体分账比例,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无论公司收益还是个人收入,饺子的收入都堪称可观,《哪吒2》之后,他或将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动画导演之一。
对比之下,《蛟龙行动》和《封神第二部》的票房和口碑失利,作为出品方的博纳影业和北京文化,或因票房分账不足而面临巨额亏损,进一步印证了电影市场“冰火两重天”的残酷现实。
有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电影市场开门红的同时,隐忧亦存。《哪吒2》的成功得益于其不计成本的长期打磨。观众可以等哪吒的“下一个十年”,但电影市场急需中小成本影片填补市场空缺。如何平衡商业回报与艺术创新,仍是中国电影的长期命题。
《哪吒2》的“90亿”票房预言,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国漫的崛起以及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渴求。当“哪吒”改写中国电影历史,中国电影的未来或许掌握在每一个真诚创作的电影人手中。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顶端新闻、灯塔专业版、猫眼专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