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病、血友病、渐冻症、法布雷病、戈谢氏病……这些疾病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罕见病。
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为提高公众对罕见病及罕见病群体的认知,帮助罕见病患者及时诊断干预,提高生存质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罕见病中心举办了主题义诊。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义诊上获悉,罕见病是指患病率低于一定标准的疾病,通常每种罕见病患者数量不超过2000人。长期以来,因患者数量少、病因复杂、症状复杂、治疗不足等特点,罕见病群体面临着诊断难、治疗难、药物研发难、社会关注度低等问题。
大多与遗传因素有关 但现有产前筛查手段难以“全发现”
罕见病具体的发病原因尚不能完全阐述清楚,根据目前的临床资料,可知大部分的罕见病与遗传基因突变或缺陷有关,具有遗传性。遗传性罕见病可以通过家族史、基因检测等方式进行诊断。中山三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胡学强教授表示,“虽然罕见病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但是目前产前筛查的手段有限,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罕见病的突变基因,因此,除了做好产前诊断以及新生儿筛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大众和医疗人员对罕见病的认知。”
中山三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胡学强教授
罕见病的诊断流程通常包括临床表现分析、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等多个环节,治疗方式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等多种方式。然而,由于罕见病的发病率极低,症状和表现多样化,诊断过程通常较为复杂。而针对不同的罕见病,治疗效果也各异,有些病症可以治愈,有些只能控制病情。
多学科联手 让罕见病“浮出水面”
“由于罕见,研究人员少,医疗人员对于罕见病的认知水平也不高,提高罕见病的诊疗水平就更无从谈起。“胡学强教授表示,提高对罕见病的认识和关注是医学界的重要使命,应该加强罕见病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罕见病专家和研究人员。
为了让更多的罕见病患者“浮出水面”,尽早得到妥当的治疗,近年来,医学界正在采取多学科合作的罕见病新诊疗模式。 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介绍,2022年12月,中山三院组建了以神经内科、脊柱外科、感染科、儿科及变态反应(过敏)科为核心临床架构,依托相关学科与科研平台的罕见病中心。2023年,该中心获批广东省罕见病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罕见病中心以多学科合作模式为基础,致力于规范罕见病的诊治流程,提高罕见病诊治水平和救治效率,逐步实现罕见病早发现、早诊断、能治疗、能管理的目标。”陆正齐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罕见病的研究进展迅速。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不断涌现,为罕见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周晋安、甄晓洲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魏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