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此前陷入停摆危机的消息,4月1日,达闼创始人、董事长黄晓庆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回应称:“尽管短期内遭遇资金流动性挑战,我们仍坚持在机场服务、医疗辅助等领域完成商用交付,为未来大规模应用积累宝贵经验。2025年待签约及新签订单金额达2~3亿元。”
达闼成立于2015年,是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头部企业,旨在通过持续引领云端机器人前沿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让云端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2024年,面对全球科创融资环境趋紧及美元资本撤离压力,达闼启动战略调整。去年,达闼集中资源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深耕智能制造、银发经济、商务服务三大场景,加速机器人规模化商用落地,同时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与资源整合,提升研发与交付效率,确保核心项目持续推进。据其披露,2024年,达闼实现营收约6亿元,2025年待签约及新签订单金额达2~3亿元。
达闼表示,开放合作是突破困境的关键,并表示与香港上市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拓云端大脑人形机器人产业,以“香港资本+达闼技术”模式开辟融资新路径;同时,与天津津南区政府签署协议,落地“具身机器人云脑操作系统平台”,建设“云端机器人应用训练场”,打造“人形机器人公版机总装线”,助力天津成为北方人形机器人创新高地。
尽管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达闼在回应中表示,公司仍在“行业寒冬中稳步前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露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麦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