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4年8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其中全省共报告登革热1220例,较7月(233例)增加987例。省疾控局表示,目前广东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疫情传播风险逐步增高,提醒做好登革热防控,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预防登革热。
根据公布的8月广东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72916例,死亡157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乙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梅毒、肺结核、百日咳,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0.49%;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为:艾滋病、丙肝、肺结核,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2.36%。
共报告丙类传染病9种5595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8.01%。
省疾控局提醒,今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截至8月底,已有80多个国家/地区报告了超过1000万例登革热病例和6000多例相关死亡病例,发病数为2023年同期的3倍。目前,我省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疫情传播风险逐步增高。
登革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该蚊主要在清洁小积水中产卵繁殖。每3-5天清理一次家居和外环境小积水(蚊虫孳生地)是登革热防控的关键措施。省疾控局提醒广大居民,齐行动,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预防登革热。
除了灭蚊,还要增强防病意识,外出防蚊虫。准备前往有登革热疫情地区的外出和旅行的人员,应做好做足个人防护,如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蚊帐、驱蚊剂等。在登革热流行区旅行结束后15天内,如出现发热、皮肤潮红、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治疗,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蚊虫叮咬史。
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具体的症状及住家周围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热的情况。如果近期有国外和省外工作或旅游史也主动告知医生,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发现蚊虫多,蚊媒孳生地多等问题,可以向12345热线反映、投诉。
Q&A:
1.怎么判断是否得了登革热?
感染登革热后会出现全身剧烈疼痛,因此又被称为“断骨热”。典型症状如下:
高热:突发高烧(39℃以上)。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面红、颈红和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
2. 怎么区分是否为感冒?
登革热最初症状和感冒、流感相似,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
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是“高烧”(39℃以上)。此外,还有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症状,并且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等现象。登革热一般不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感冒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比较明显,皮疹和全身疼痛不明显。
3.哪些人容易“中招”?
所有人均可能感染登革热
但是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可治愈。
老人、婴幼儿和孕妇。
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哮喘、慢性肾脏疾病及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者。伴有免疫缺陷病者。以上人群如出现发热等不适,需注意及早就诊,避免发展为登革热重症病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梁超仪 部分内容综合自广东疾控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