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犹如双龙过江。
大桥下的古村。
大桥下的古村。
在广东阳山,有一处令人惊叹的地标——杜步高架桥,它以“华南第一桥”的美誉闻名遐迩。桥下,古村宁静悠然,鱼水风景区风光旖旎,共同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这里,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曾是电影《知音》的拍摄地。
“双桥犹如双龙过江,桥下炊烟袅袅,一派田园风光。”从清连高速杜步出口下来,游客无不为眼前的山水画面所折服,“古秀村居、康美田园”的杜步镇镇标很快映入眼帘,这8个俊秀大字很好地凸显了杜步镇的独特优势,其山水资源丰富,发展康养旅游有着先天优势。
凌空横跨梅迳古村的杜步大桥建于两山峡谷之间,其中最高呈弧形的北向单行的一号杜步大桥全长905米,高达117米,高耸入云的桥柱环绕着绝壁排列,号称“华南第一桥”,是省内海拔最高的公路桥之一,每逢春秋阳光灿烂或云雾升腾的季节,不少摄影发烧友就开车慕名而来,一路沿着阳城镇水口鱼水村、大东坪村、杜步镇梅迳村、鱼水旅游风景区、杜步驿站等地寻觅最佳拍摄点,聚焦双桥、峡谷、小江、云雾的光影变幻之美。
桥下古村 风光入镜电影《知音》
走进杜步高架桥下的古村,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穿越重重屋檐抬头便可以仰望高架桥巨龙般的身影,村中的传统民居保存完好,古老的祠堂雕梁画栋,彰显着先辈的精湛技艺。远处是连片金黄的稻田,小河边、晒谷场上鸡鸭成群,村民延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而村边鱼水河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它蜿蜒穿过杜步大桥,一路奔向叠翠起伏的远山。
除了在古村徜徉由下往上欣赏高架桥的壮美,游客还可来到村边的鱼水旅游风景区,登舟行船,从远处观赏大桥雄姿。鱼水旅游风景区四面环山,沿河两旁奇峰林立,绿树掩映,翠竹婆娑,因酷似桂林山水,这里亦有“广东漓江”之称。
据当地村民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北影出品的电影《知音》曾在此取景,在江河两岸,可以看到具有岭南特色的村落、宗祠等建筑,以及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风情。电影上映后,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电影爱好者前来杜步,探寻电影中的拍摄场景,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鱼水河源头在鱼水风景区,从地下河涌出地面,蜿蜒跌宕流经多个村落,汇入连江支流七拱河,形成独一无二的“水源地—一河两岸—湿地—河滩”风光带,使得梅迳古村成为难得的山水资源型村落。村内的西洋菜种植与冷泉渔业为其自然资源型特色农业。
鱼水滋润农文旅 村民生活步步高
如今,乘着 “百千万工程” 的东风,当地政府积极发展旅游产业,让这片宝藏之地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了吸引游客,当地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建了宽敞的道路、完善的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加强了对古村和风景区的保护与开发,保留了古村的原始风貌,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并在鱼水风景区增设了观景平台、徒步栈道等旅游设施,让游客能够更好地领略自然风光。
“为了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充分展现旅游资源,鱼水旅游风景区先后投资约5000万元进行升级改造,发力打造为鱼水旅游度假区,升级打造特色木屋、亲水戏岸、休闲公园、水岸绿吧、水上游艇及竹排游江等设备设施,力争今年内将景区升级为度假区。”据景区负责人介绍,“一旦升级完成,我们还将辐射带动周边的农特产品销售,预估每年可以带动周边农特产品销售近500万元。”
凌空飞跃的大桥、青砖黑瓦的古民居、时尚梦幻的太空舱民宿、绿油油的西洋菜基地……升级改造完成的鱼水旅游风景区将杜步镇旅游驿站、河堤绿道、300亩耕地连成一片,并结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杜步“双凤舞”表演,争创集农、文、水于一体的3A级旅游景区,农文旅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游客带来了美好的体验,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双桥下的村民们纷纷开设农家乐、民宿,出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如阳山走地鸡、山水豆腐等,还可以购买到精美的竹编工艺品、土特产等。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乡村的巨变,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阳山的“农村”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