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在产业工人中的占比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德国和日本,其比例可达到45%-50%,而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杨飞飞提交了关于激励用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认定,提升产业技能人才用工占比的建议。
杨飞飞指出,激励技能人才队伍体量增长,是应对经济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技能人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队伍不稳等问题。他说:“高技能人才短缺,特别是数控、模具、仪表、电子电工、焊接等工种需求缺口较大。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技能人才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和收入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加剧了技能人才流失。”
“要激励用工企业敢于使用技能人才,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技能人才发展环境。”杨飞飞建议,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等各种评定时,应加入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认定制度和使用比例等考核指标,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平台,促进技能人才提质增量。例如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企业需要确保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不能一味地要求企业对认定的技能人才提升待遇,要充分考虑企业对技能人才培育和发展的成本和动力。”杨飞飞建议,在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等各种评定中,将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认定的投入、制度建设及实际成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对于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和政策倾斜,如项目优先支持、资金扶持等,以此激励企业重视并积极参与技能人才培养认定。
杨飞飞还建议要加快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落地。他指出,目前,各级政府部门已建立较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下一步要加大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的宣传力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