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佛山市禅城区举办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政府领导、文旅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等各界人士参与,共同探讨禅城区文商旅发展方向。大会正式发布“千年佛山·烟火岭南”文旅IP,推出《禅城区文商旅生态融合发展计划》,向社会发出岭南文化合伙人的诚挚邀请,持续提高禅城文化发展的岭南味、时尚感、年轻态和国际范。
会上,禅城文旅AI智能体“佛小禅”首次亮相,依托DeepSeek大模型技术,开启“超进化”时代沉浸式文旅新体验。21个重点文旅项目代表集中签约,涵盖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等重点产业,持续释放禅城文旅产业的强劲活力。大会为首批岭南文化合伙人代表进行授牌,感谢为禅城文化发展、产业升级做出贡献的企业、机构和个人,鼓励更多“岭南文化合伙人”共同构建禅城文旅高质量发展“奋斗共同体”。此外,大会正式启动“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文旅精品体验区,通过系列政策和措施,打造“街巷有chill流、村落有乡情、美食有镬味、服务有温度”的烟火禅城。
打造“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IP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于1994年被评定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岭南文化在佛山绵延传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和动力。在“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禅城区深挖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整合发布禅城“行花街、佛山古镇灯会、行通济、龙狮闹元宵、游朱紫、文昌诞、佛山祖庙庙会、塔坡庙会、佛山秋色、粤剧华光诞”十大民俗品牌活动,推出“岭南文创IP100计划”,推出一系列融合岭南文化IP元素及现代审美和流行趋势的文化创意产品,让传统民俗的展示形式“活”起来,让内涵深厚的文化“火”起来,以品牌活动延伸文化产业链,吸引更多群众来到禅城,领略千年岭南文化。
同时,禅城区主动担起中心城区使命,积极探索城市更新路径,开展城市格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城市格调主理人“1+3+6”成长计划,以街巷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以艺术为核心、以营销为驱动,挖掘闲置空间新价值,打造格调空间新场景,迸发在地文化新活力,激活城市IP新魅力。据统计,自2024年10月以来,完成格调项目103个,开展无界艺术项目101个,盘活空间超30万平方米,完成快子路提升、垂虹别院、BASE21、镇岗坊等一批重点项目,有效促进禅城的城市气质提升,让禅城的艺术氛围更加浓厚、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城市更具烟火味。
数据显示,2024年,同比增长32.9%。2024年,禅城区接待旅游总人次1288.32万人次,同比增长23.4%,增速全市第一;全年旅游总收入127.15亿元,同比增长32.9%,全市第一。新增规模以上文体娱乐业企业40家,占全市63.5%;规上文体娱乐业营收超9亿元,增速40.8%,排名全市第一。
加速构建全域文商旅生态格局
会上,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杨涛发布《禅城文商旅生态融合发展计划》,该计划通过空间、环境、内容、服务、机制五大生态构建,构建“全时可游、全景创新、全新体验”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格局,为塑造“千年佛山,烟火岭南”城市IP目标提供支撑。
空间生态方面,聚焦焕新公园、街巷、村落、锈带、滨水五类城市空间,打造更多公园文商旅融合空间,吸引主理人打造更多格调街巷,佛山古镇为粤港澳大湾区理想旅游目的地,季华路潮玩经济轴为湾区时尚潮流名城,打造南风古灶为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重塑东平河水轴线—打造湾区水岸经济文旅消费高地,环罗格休闲活力区—打造湾区水岸经济文旅消费高地。
内容生态方面,围绕培育“六大新赛道”文旅新业态,以“八大精品”文化特色,创新“十大民俗”,通过三大类型“十大主线主题线路”将文旅新场景串联呈现,构建2+4+N演艺资源体系,打造演艺全产业链,每年至少举办1000场演艺活动,打造“大湾区演艺会客厅”。在获得全省唯一微短剧备案发行“绿色通道”基础上,提升数字文旅,联动支付宝落地城市文旅AI智能体,力争2025年举办潮流赛事超20场,塑造潮流生活生态圈,三年内打造广佛“文商旅综合体”示范点10个,完成引进新业态项目100个。
环境生态方面,深化“公园+”创新赋能,重点推进文华公园、中山公园、青年公园、澜石记忆公园、活力新港公园开展“公园+”融合拓能试点运营项目,打造多元化活动场景,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幸福感。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发展“绿色”+旅游,以生态绿带、亲水碧道、旅游公路、赏花经济为抓手,做好城乡绿化美化,推进生态与文旅融合,将绿水青山的“颜值”不断转化为文旅产业的“价值”。
服务生态方面,继续深化“禅心办”政务服务品牌,成立文旅实体化招商办专班,加大“六大新赛道”和文旅产业的招商力度。优化文商旅活动审批流程,推动更多文商旅活动在禅落地。推出100万方物业空间,对艺术家、设计师、主理人等实行免租低租、流量扶持等政策措施。
机制生态方面,搭建“岭南文化合伙人计划”机制,鼓励在不同空间、不同场景为岭南文化的推广做出贡献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成为岭南文化合伙人,通过构建“孵化中心+品牌基地”双创体系,优化传承人的队伍结构,三年内推出超过100个新增的非遗传人。作为岭南文化合伙人制度的配套机制,与国内头部潮牌合作开展IP首秀,推动佛山首个非遗IP活化合作地,每年遴选100个文化赋能产业创新案例。
共创“岭南烟火”美好未来
会上,禅城区南庄镇、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祖庙街道分别对“‘围,你好’城市休闲微度假目的地”“艺术共创 城市共生——佛山美陶湾城市伙伴招募计划”“张槎有趣,随时欢聚——解锁季华潮玩轴新趣处”“漫游佛山古镇 领略千年文脉”进行发布,持续擦亮“一镇街一品牌”,通过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塑造文化辨识度,塑造近悦远来的“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蚂蚁集团支付宝发布禅城文旅AI智能体“佛小禅”,AI数字人将为来禅游客提供出行指路、预订酒店、导览景区、领取优惠等智能服务,开启AI赋能城市文旅新体验。
据悉,本次大会对禅城区未来文旅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以大会为起点,禅城聚焦“五大全域文商旅融合区”,培育“六大新赛道”文旅新业态,以“八大精品”城市IP为文化内核,将“十大主线主题线路”文旅新场景串联呈现,持续提高禅城文化发展的岭南味、时尚感、年轻态和国际范。
根据计划,今年禅城将活化文旅新空间30万平方米,举办不少于8场重大文旅体促消费活动,推出一批特色主题游线,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6%、9%。2026年打造10条重点示范街巷,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6%、9%。2027年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6%、9%。到2027年,五大全域文商旅融合区基本成型,完成引进文商旅新业态项目100个,打造“街巷有chill流、村落有乡情、美食有镬味、服务有温度”的烟火禅城。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健源 通讯员:禅宣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