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23日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17日上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多部门在广州塔广场举办了2025年全民营养周主题宣传活动暨“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以“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为主题,创新融合“体重管理年”与第十五届全运会元素,首次实现饮食健康与体育运动联动宣传。惠民义诊服务、AI健康管理、特色产品展示……现场形式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市民纷纷参与。
据介绍,在营养周期间,广东将组织全省800余家机构开展超万场科普活动。同时,广东60余家医院同步启动“百场义诊进基层”活动,80多家医院营养门诊联合推出“减脂挑战赛”,为大众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科普健康知识。
推广岭南膳食模式:
煲汤、喝茶均有健康之道
“提倡推广我们的岭南膳食模式,对于控制体重、健康饮食有一定的获益。它一大特点是食物多样性,其中蔬菜水果种类也是很丰富的。”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朱惠莲介绍,早在2023年,广东营养专家通过长期对岭南地区居民传统饮食习惯的健康循证研究,总结凝练并发布了全国首个成文的区域性膳食模式——《岭南膳食模式》。
在朱惠莲看来,岭南膳食模式中,红肉摄入量相对来说没那么多,更喜欢摄入白肉例如鸡肉,“岭南还有很多膳食特点,包括饮食讲究新鲜,油炸、烧烤类食物占比小,以蒸煮快炒为特点。我们讲究三餐合理,强调了吃早餐的重要性,岭南人有喜欢喝早茶的生活习惯,养成了早餐要吃好的生活理念。此外岭南膳食喜欢煲汤,饮食上讲究药食同源,这些膳食特点给予了我们健康方面的相关获益。”
如何养成健康饮食生活习惯?朱惠莲建议,可从减油增豆加奶做起。在烹饪时减少油的用量,在方式上可以减少煎炸、烧烤、油炸的方式,增加蒸煮方式;增豆方面,以往我们关注蛋白质多关注在动物来源的蛋白质上,但是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大豆类蛋白质可以达到30%-40%,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大豆类食品摄入量,通过增加植物来源的蛋白质,替换掉一部分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奶制品方面,除了液态奶,也有酸奶、奶酪、奶粉等不同的选择,丰富饮食的多样性。
活动现场:
医学专家、AI营养人形机器人亮相
在启动仪式现场,30家医疗机构提供关于体重管理、营养健康相关义诊咨询服务。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展出一块“看看你喝下去多少糖”的展板将市面上常见含糖饮料的含糖量用一袋袋白糖来直观标出,看上去颇有冲击力,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平时会给孩子买冰红茶和凉茶饮料喝,本来还以为比较健康,没想到也含这么多糖!”一名带着孩子参与活动的妈妈感叹。
“(糖摄入量)其实很容易就超标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夏燕琼主任医师介绍,建议每日添加糖(不包括食物本身所含的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不超过25克,而市面上有的含糖饮料,一瓶下去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一天的推荐摄入量了,“还要注意,有的饮料标注‘不含蔗糖’,不代表就没有添加糖,要看配方表,是否有加果葡糖浆等其他的糖分,这些糖分只是名字不一样,过量摄入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建议市民日常喝水或者淡茶,实在要喝饮料,选择购买时可以通过包装上营养标签的“碳水化合物”一栏,计算含糖量。含糖饮料中,酸奶因为含有蛋白质,相对健康一些。
现场还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嘉宾”,那就是AI营养指导员小草,小草是一个人形机器人,除了能与医务人员联袂呈现情景互动,还能为市民提供个性化膳食方案,实现精准营养管理。
广东百草科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澎介绍,人形营养机器人目前处于测试阶段,计划于全运会期间正式上线,“未来应用的生活场景有很多,例如市民在家做好菜,人形机器人头上的摄像头拍照就可以识别营养成分,给出膳食建议,或是做饭之前可以询问机器人获得个体化的膳食建议。同时,也会引入岭南膳食相关数据,‘喂养训练’营养机器人,让成熟的机器人24小时提供贴身居家服务。”
活动中,33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地理标志产品与乡村振兴成果,一些特色的岭南食材吸引了市民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志略介绍,去年8月,化橘红被国家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如今化橘红不仅可以作为药用,也可以用于日常膳食的泡茶、煮汤、菜肴,丰富了大众健康饮食的选择,也可以制作成化橘红喉糖等食品。“2024年,化橘红在化州的种植面积达13.2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15亿元,全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廖志略表示,小小化橘红,不仅是一味“药食同源”的食材、中药材,更是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AI机器人、大厨专家齐上阵
岭南健康饮食有“秘笈”
各路大咖支招“食动平衡”
“学习与身体健康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经常讲吃得好,运动好,睡得好,学生学习就好。”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介绍,该校主要从“抓好饭堂”“管好小卖部”两点来关注学生饮食健康。
除此以外,该校还采取措施帮助学生保持吃动平衡,“我们落实学生每天有一节体育课、每天两个小时体育活动之外,还有一些创新。比如在白云校区有‘云山马拉松’,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跑步、打卡,累计达到马拉松的距离就会进行奖励;在中山四路校区把传统的课间操改为跑操,增加运动量,中间再增加跳绳等运动强度比较大的活动;在高中校区,从高二的开始可以选择足球、篮球等不同的体育项目,增加运动趣味性。”
饮食方面,如何在清淡之余又能做到有滋有味?中国烹饪大师、粤菜十大名厨徐嘉乐支招表示,“倡议大家烹饪中要以食材本身的‘滋味’为主,减少油、盐、糖,咸菜、泡菜等腌制食品也要少吃;可以利用葱姜蒜等天然食材增加香气,让口感更‘立体’。”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裁许晓东,曾获得2024年香港环球国际健美联赛50+组亚军,他是一个健美达人,其支招表示,俗话说“三分练七分吃”,健康饮食对于健身也是很重要的,“‘管住嘴’并不是说关注节食,而是关注营养的均衡,蛋白质是基础,碳水是动力,膳食纤维是清道夫,通过合理搭配饮食,加上科学合理的锻炼,体重管理一定能达到效果。”
世少赛男子100米冠军、青运会男子100米冠军、暨南大学体育老师莫有雪表示,平时晨起或是下班后的时间要利用起来,行动起来,“需要提醒的是,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很重要,普通的运动应该要有起码十多分钟的热身时间,让身体舒展开来,从慢到快循序渐进地进入锻炼状态。”
广州拥有营养健康示范场所50个
全民营养周启动式现场,广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广州大力推进营养指导员建设,培养一批服务于基层的专业人才队伍,建成了每2万居民拥有一名营养指导员的服务网络。积极推动营养健康理念进餐厅、进食堂,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健康更加便捷的生活环境。重点聚焦了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持续开展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实施精准的营养健康监测和干预,充分发挥广州特色,推进“专题+主题+常态化”的营养健康一体化的宣教模式,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拥有营养健康示范场所50个,建成了“每2万居民拥有1名营养指导员”的服务网络。通过科学抽样,已累计完成覆盖广州市5个区近7000名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监测和7个区8000余名居民的膳食营养调查,形成全市11区长者饭堂餐食营养及微生物污染监测数据库,初步建立广州居民“膳食营养素-生化指标-健康结局”三维数据库,以监测数据驱动科学决策。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梁超仪、伍仞 通讯员:粤卫信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罗知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