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现场,参会者正在参观广东企业展台。
交流会成果
广东省贸促会与东盟国家工商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
“粤链东盟”企业服务线上平台启用;
成立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粤商贸易投资服务中心;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广东联络办公室授牌;
广东与东盟各国企业国际供应链合作联盟成立;
活动促成了广东省进出口有限公司与中国秦发集团的印尼煤矿投资合作等七个合作项目,涉及金额超31亿美元。
知多D
“粤链东盟”企业服务线上平台是由广东省贸促会支持省广物控股集团全新打造的“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平台,旨在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提升广东与东盟产业链供应链跨境合作水平,推动双向贸易和投资增长。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CABC)是中国与东盟五大对话合作机制之一,是中国与东盟代表商界的合作对话机制。
广东与东盟各国企业国际供应链合作联盟聚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共筑互利共赢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并不定期组织开展经贸交流、项目合作等。
“好久不见呀!”“这两天有空来喝茶吗?”……6月10日,在广州举办的2025中国(广东)—东盟贸易促进与供应链合作机制建设对接交流会现场,中文交流声此起彼伏,粤语、潮汕话、客家话等方言交织其中,外宾与本地企业代表热络交谈的场景随处可见。
像这样能用中文“无障碍”交流的外事场合并不多见。这样通畅火热的交流场景,也恰恰折射出我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据悉,近年来广东积极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务实合作。此次举办的对接交流会也聚焦进一步提高广东与东盟产业链供应链跨境合作水平,推动双向贸易投资增长。
深化产业链协同,看好广东市场
2024年,广东与东盟贸易总额占中国对东盟贸易的五分之一。广东企业在东盟投资设厂、合作园区建设、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东盟企业将广东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门户。
东盟秘书长特别助理、东盟贸促会会长波尚琅表示,希望广东与东盟加强政策沟通,打造高效便捷的区域供应链环境,推动重点产业链的协同升级,以及深化平台合作,拓展合作空间。
在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董事马汉坤看来,本次会议描绘了广东与东盟未来经贸合作机制建设的蓝图,“我们相信今天成立‘广东与东盟企业国际供应链合作联盟’正当其时,将优化东盟与广东之间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拓展新的贸易商机,为企业带来多赢的局面。”
“柬埔寨地理位置优越,邻近中国、越南和泰国,是布局企业供应链的理想枢纽。”据柬埔寨商务部副国务秘书斯维娜丽介绍,目前柬埔寨正在积极参与区域性贸易机制建设,强化其作为全球供应链重要节点的地位。“广东企业可以到柬埔寨建设生产基地。”斯维娜丽表示。
东盟和广东的互补体现在方方面面。据印尼家和集团总裁林友胜介绍,印尼经济规模占东盟总量40%,2.8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印尼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薄弱,广东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具备全球领先的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熟的商贸网络。未来希望推动印尼企业链接广东供应链资源。
产业双向奔赴,达成多项合作成果
广东企业和东盟市场合作历史深厚。“预计今年将是中国美妆在东盟爆发的一年。”广东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袁晓春表示,“中国与东盟在经贸合作中,特别是在美妆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展现出广阔前景,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9823亿美元。在东盟,中国美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袁晓春表示,广东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作为2025年中国国际美博会的独立主办方,带领中国美妆企业“出海”,第一站将是印尼和越南。
外贸起家的广新集团近年来加快在东盟国家落地制造业与供应链项目的步伐。广新集团在印尼投资新建了广青镍钴湿法冶炼项目,该项目产品为氢氧化镍钴,应用于新能源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将为全球新能源电池镍资源的稳定供给提供有效保障。
广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执行会长、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欣表示,印尼的汽车零件市场发展较有前景,企业希望借此机会,能建立在印尼当地的海外市场。未来,提升在当地的研发投入,更好地生产出迎合当地需求的零部件产品。
在交流会的成果发布环节,广东省贸促会与东盟国家工商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据介绍,截至目前,广东省贸促会已在东盟国家共设立广东省驻菲律宾、柬埔寨等6个境外经贸代表处,推动建立了菲律宾、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等9个海外粤商会,与30个东盟国家对口机构、商协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有力地推动了广东拓展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文静